【原】诗文传古韵 教研促成长----江宁区教研室周爱华老师莅临觅小指导古诗文教学
发表日期:2021/3/16 19:08:14 作者:侯靓 有1621位读者读过
诗文传古韵 教研促成长
----江宁区教研室周爱华老师莅临觅小指导古诗文教学
阳春三月,和煦暖心,江宁区语文教研员周爱华老师来到南京市觅秀街小学进行古诗文课堂教学指导,全校语文教师全程参与听课、评课等教学研讨活动,收获满满,受益良多。
整个活动分为两个环节进行,第一环节是听课。首先由我校陈明珠老师执教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是部编版三下第三单元的一篇古诗,意在通过让学生有感情地诵读古诗,感受诗歌所描绘的节日情景,体会诗人王维在重阳佳节这一天对山东兄弟浓浓的思念之情。陈老师教态亲切自然,注重对学生朗读的指导,通过生生互评激发孩子们的朗读兴趣,提高朗读能力。陈老师教学目标明确,环节流畅,整节课在重理解感悟的同时也适时地解决重点生字和有关知识点的教学。但整首古诗学下来,朗读指导还不够深入,如何引领学生进一步走进诗人王维的内心还要再进一步思考和改进。
接下来大家齐聚觅秀楼会议室进行研课。周老师首先对于对于陈老师执教的这节古诗课的优点之处给予肯定,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周老师指出,无论什么课型,大家都一定要关注语文教学的双线,即“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但也要根据具体的课例灵活地理解和把握,切不可生硬地处理。本单元人文主题是深厚的传统文化,中国人的根本。所以本课在教学时重在引导学生于诵读中体会重阳节的节日情景,并感悟诗人在传统佳节来临之际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从而明确教学目标,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周老师还强调教师教学语言的艺术性及其重要作用,一位语文老师的教学语言更应当是流畅自然而又优美的,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经过不断地磨砺,需要教师真正以学生为主体,以学情为教学起点,促教学语言的成熟和凝练。最后周老师启发青年教师要养成良好的课堂教学习惯,苦练教学基本功,认真研读教材,扎实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不断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赫学生的语文素养。
本次古诗文教学研讨活动让老师们受益匪浅,拨开了让我们困惑已久的古诗文教学之云雾,引发了大家对古诗文教学的深入思考和积极探索的热情。相信通过本次活动,老师们一定对古诗文教学有了更为深刻透彻的体悟,也相信古诗文中蕴含的智慧、风骨和人生态度将继续点亮师生们的诗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