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技术装备>> >> 正文

南京市觅秀街小学装备和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

发表日期:2021/1/19 16:44:30 作者:张洁 有2989位读者读过

南京市觅秀街小学装备和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

本年度,学校信息化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关于学校装备和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有关精神,充分发挥教育装备和教育信息化投资效益,坚持从实际出发,创建智慧校园,注重课堂教学实效,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深入开展,切实提高学校管理、课堂教学、以及德育教育等方面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具体工作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促进学校教育信息化规范管理制度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明确人员职责。信息化工作涉及面广,涵盖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重视管理,树立服务第一,重质量和效益十分重要。有教务与电教中心负责教育信息化工作,抓好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二、完善技术装备,加快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尽管学校经费紧张,我们还是尽量做到开源节流,并寻求上级领导部门的支持,把有限的资金用于教育技术装备的建设与配备上。学校现在已配备计算机室、电子阅览室便于师生日常查阅需求,每位教师配备计算机,满足日常工作需求。

学校本年度申请创建南京市智慧校园合格校并通过审核。学校创建了智慧校园平台,移动端与网络端均能够登陆使用。智慧校园平台中包含了信息发布、OA管理、校园安全等学校日常管理模块,便于学校的日常管理;含有课程管理、资源管理、教学管理、教学平台、教师管理等满足教师日常工作模块,实现了校内教学资源共享;含有学生评价、家校沟通班级德育等家校互动模块,便于家长与教师之间进行有效沟通,教师分享学生在校生活,家长亦可以分享学生在家动态。                          三、开展教师培训,着力提高教师教育信息化素养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注重教师专业化水平、教学实践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综合发展,鼓励教师探索新型的教与学模式,创新课堂教学模式,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水平,培养教师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资源开发。每学期通过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等形式,组织教师对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的选择、教学设计、教学资源的集成与整合等方面进行研讨,在评优课等活动中提出明确要求,评比优秀课件,促使教师自觉钻研、学习,在不断实践中提高信息素养。鼓励教师参加网络研修。

学校开展智慧课堂教研课并取得显著效果。本年度学校依托于智慧校园平台,借助平板开展了语文、数学、英语的智慧课堂实践研究,教师共同研究如何利用这种新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学得更好、学得更高效。目前教师能够利用智慧课堂进行有效教学,学生在这种新颖的授课方式中也收益良多。

四、深入信息技术的研究,加强教育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

深入信息技术的研究,利用信息技术为教与学服务,不仅要为了教师的,更要促进学生的,让我们的多媒体课件能更好的为教学服务。在课堂上教师们主动运用多媒体给学生上课,用精彩的图文并茂的画面,更利于学生掌握所学知识,为他们的学习提供帮助。

依托于市级、区级提供的这种资源平台以及学校自身的智慧校园平台,教师利用各级资源进行授课,开通网络学习空间,便于学生在课后遇到问题能够及时、有效地得到解决,教师能够得到有效反馈。

五、面临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

当然,教育教学资源库尚不完善,没有教育技术专项课题,网络机房设施无法开展网络环境下的学科整合课,学校暂无学生班级主页和教研组主页,无学科专题网站,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和参与网络学习意识还需要进一步培养等。

虽然面临着种种困难,但我校一直坚持一切为了学校、教师、学生的发展的总目标,努力提升学校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为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保障。努力实现教科研活动的信息化,利用网络开展教科研活动,逐步开展校际远程教学与听课、评课、远程培训等,提高教科研活动的水平和层次,实现师资培训的信息化,利用网络建立起信息化的校本培训机制。

总之,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是一个基础工程,我们的目的是通过信息化来带动学校教育的现代化,我们期待学校信息化建设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