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觅秀街小学冬季大课间活动实施方案
发表日期:2020/9/30 17:17:11 作者:王芳 有1378位读者读过
南京觅秀街小学
冬季大课间活动实施方案
一、大课间指导思想:
为认真贯彻《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精神,全面落实区教育局“阳光体育活动”推进现场会的要求,保证我校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
二、大课间活动主题:
基础田径 趣味课堂
三、大课间组织领导机构:
1、大课间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杨会年
副组长:姚胜利、王芳
2、大课间活动指挥小组
组长:姚胜利
副组长:孙晓晓
组员:任课教师(各班组织)、班主任(宣传教育)、体育组教师(活动指导)
四、大课间活动时间:
每周一、周二、周四、周五下午第一节课后14:00—14:35
五、大课间活动地点:
学校操场
六、大课间参与人员:
1、 一至三年级,全体学生。(含特殊体质学生、伤残生、见习生)
2、全校教师(含行政、见习教师)。
注:①特殊体质学生、伤残生根据具体情况,安排完成不同的运动项目。
②如有特殊情况,当天无法进行活动的学生及教师,将安排见习。
七、大课间活动内容及具体时间安排:
1、大课间活动内容安排
时间 活动内容 | 星期一 | 星期二 |
| 星期四 | 星期五 |
14:00—14:35 (35分钟) |
|
2、大课间活动具体时间安排
入场(5分钟)+广播体操(5分钟)+阳光跑(5分00秒)+趣味运动会(10分钟)+素质练习(2分30秒)+韵律拉伸操(2分10秒)+体育老师点评、退场(5分钟)=活动时间(34分40秒)
八、活动流程、要求及特色:
第一阶段:入场(5分钟)——按时入场、安静有序
①大课间入场,要求各班级成两路纵队,按规定路线踏步入场,班主任老师须跟班,德育处将对各班主任到岗情况进行考勤。(如班主任老师请假或有其他情况,须及时安排副班主任或其他老师代班)
②学生在上、下楼梯和入场过程中,班主任老师应严禁学生推挤、打闹,并要求学生保持好队形。
③入场以后,要求学生迅速站好自己的位置,前后对整齐。
第二阶段:广播体操(5分钟)——阳光自信、舒度身躯
①广播体操内容:部颁广播体操——“希望风帆”。根据上级要求,我校在大课间活动内容中融入广播体操。:部颁广播体操对锻炼学生身体协调性,起到良好作用。
②在做广播体操过程中,要求各班学生保持安静,不讲话、不打闹,。
③在做广播体操过程中,要求各班学生准确掌握节奏,做操动作规范、到位。
④班主任老师,须站在班级后方跟随学生一起做操,同时监督学生做操情况。
⑤其他教师(含行政),跟随学生一起完成广播体操。
(学生做广播体操情况) (老师与学生一起做广播体操)
第三阶段::阳光跑(5分钟)——律动生命、跑出活力
①“阳光跑”是我校大课间的第一个活动项目,跑动时间5分钟。我校根据具体场地规划,充分利用设施器材,组织进行“阳光跑”运动。5分钟的跑动,起到了心肺功能强化。
②学生排好队后,由班主任老师和体委组织学生调动队形,要求学生按要求围绕M字母跑动起来。(班主任老师须跟随学生队伍一起跑动)(其他教师单独排成两路纵队,与学生一起进行跑动)
③跑动过程中,要求学生队列整齐,严禁前后学生之间推挤现象。与此同时,要求各排的排头,控制好相应的速度,跑动速度不宜过快。
④跑动过程中,要求各班学生,必须跟随音乐,喊出“1、2、3、4”口号。
⑤听到慢走的音乐指令后,要求学生慢走回自己的位置,班主任老师应要求学生不要慌张,依然保持队形走回位置,不要乱跑。
⑥学生及老师走回相应位置后,保持立正姿势,保持肃静,准备下一个项目的练习。
(老师带领学生一起跑步) (老师带领学生一起跑步)
第四阶段:趣味运动会(10分钟)——挥洒活力、展示自我
①趣味运动会共有9个项目:十字交叉跳、绕杆跑、夹沙包、搭桥、跪投软式排球、足球接力、袋鼠跳、趣味标枪、少儿栏架接力、
②每个体育项目,每两周进行一次交换,保证学生每个项目都能体验到。
③要遵守赛场纪律,要求学生服从管理指挥,确保安全。
④在运动过程中,要求各班学生注意力集中,不讲话、不打闹,动作规范、到位。
(学生快乐游戏)
第五阶段:素质练习(2分30秒)——挥洒活力、自我提高
①素质练习完全由我校自创自编,包括音乐都是自选自录,是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广播体操的完美结合。
②在进行素质练习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跟随音乐节奏进行练习。
③做操过程中,要求各班学生注意力集中,不讲话、不打闹,动作规范、到位。
④做操过程中,要求学生每一个动作按标准动作认真完成,以免干扰到周围同学。
第六阶段:“韵律拉伸操”特色自编操(2分10秒)——宁静致远、律动身体
①“韵律拉伸操”自编操融入了部分瑜伽动作,主要用于拉伸腰部、背部、腿部、肩部、手臂韧带。主要用于活动身体关节,舒展身体。
②在做韵律拉伸操自编操过程中,因为音乐内没有口令,所以要求学生一定要注意老师的动作,掌握好节奏,与此同时,可以跟随音乐唱出声音。(所有老师须一起跟做)
第七阶段:体育教师点评、并指挥退场(5分钟)——总结提升、阳光课间
①大课间活动结束后,各班级学生、教师须在原地保持立正姿势,听取体育教师对当日大课间活动情况进行点评。
②体育教师对当日大课间活动情况进行总评,并对表现较为突出的班级提出表扬,并要求其他班级进行学习。对存在问题的班级提出批评或改进建议。
③各班级学生须在体育老师的统一调度下,班主任老师的带领下退场。
④退场过程中,要求各班级两路纵队,按规定路线依次退场。高年级学生需让低年级学生先行通过。
⑤上下楼梯过程中,要求学生靠右行,不得推挤、打闹、乱跑。
九、大课间活动组织分工:
1、部门分工:
办公室:负责班主任、教师、行政考勤。
教务处:负责班级到场情况考勤。
德育处:负责统筹安排,组织评价。
体育组:负责制定实施方案、协调与指导各班级开展活动。
班主任:班级活动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好本班的活动,监督本班学生在活动中的纪律及安全。
2、组织形式:
以班级为基本单位,班主任、副班主任和班干部组织,科任教师协助,在操场内依照负责教师的指挥有序开展阳光跑、广播体操、自编操、特色项目的活动。
3、组织要求:
1、有序开展大课间活动,做到安全第一的原则,班主任加强安全教育和纪律管理,协助大课间实施教师指导大课间活动。
2、大课间负责指挥的体育教师应提前到岗,做好大课间准备工作,包括器材、音乐。
3、要求各班必须参加大课间活动,不得拖堂行课,不得拖延大课间锻炼时间。
4、大课间活动过程中(包括入场及退场),保持良好纪律,积极进行体育锻炼。
5、要求全体教师参与大课间活动,参与大课间活动的全体师生着运动装,禁止穿皮鞋、高跟鞋。
6、实行评分管理办法,学校对大课间表现优秀的班级予以奖励。
十、活动管理与评价
1、管理
①下课后班主任、班干部应及时将班集体带到指定地点,体育委员做好集合整队。
②活动结束后由体育委员协助班主任整好队,点清人数做好记录后带回教室。
③活动中德育处、教务处对各班级学生进行抽查点名。
④活动中办公室须对教师参与情况进行考勤,迟到、未到的教师,将在办公系统内通报。
⑤无故缺席三次以上的同学不能获得体育与健康课学分,经教育不改者报德育处,酌情给予一定处分。
⑥大课间领导小组、组织实施小组及各个班级定期召开会议,讨论大课间活动出现的问题。
2、评价
①当天负责调度指挥的体育教师,在大课间活动结束后,应对当日大课间完成情况进行总评。并对表现较为突出的班级提出表扬,并要求其他班级进行学习。对存在问题的班级提出批评或改进建议。
②安排值周教师、值周学生,对各班级大课间活动情况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每日一汇总,每日一公布。
③德育处将值周教师、值周学生的汇总结果纳入“班主任考核”,并与每月班主任津贴挂钩,每周予以公布。
④办公室将教师参加大课间的情况每日进行核对、公布,并与每位老师的年终绩效挂钩。
⑤每周评出“大课间活动优秀班集体”。“大课间活动优秀班集体”将作为年终评选“年度先进班集体”必要条件。
3、评价细则
①大课间活动扣分项:
1.课间操以班为单位列队入场,行进中不讲话,做到有序安静,整齐,精神饱满,违者一人次扣0.5分。
2.各班全体学生都要参加两操锻炼,无故缺席一人次扣0.5分。
3.体育教师下达口令后,未入列者均视为迟到,一人次扣0.5分。
4.做操时讲话或故意不做者,视情节一人次扣0.5——1分。
5.体操队形要求横平竖直,动作准确,由体育教师与值周教师进行周评分。
6.做操时不假不到班级,一次扣3分。
十一、活动保障
1、认真学习,转变观念,达成共识
组织老师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深刻反思自己,了解学生发展之需,使广大教师深刻体会到:拥有健康才能拥有明天,热爱锻炼就是热爱生命,在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提高质量的工作中,注入快乐体育的全新理念,确立合作、竞争、快乐、主动、健康发展的体育工作观。
2、加强领导,保证时间,形成制度
强化活动的领导与管理,并建立“日志周评月结”制度,在活动的内容与形式、过程与评价上形成有效管理,充分挖掘校内外各种体育课程资源,不断丰富和发展活动的内涵,不断提升活动水平。
3、全员参与,注重评价,强化激励
坚持学生、教师全员参与,活动期间学生不准在教室、办公室,值周教师、学生要监督检查,班主任要全部跟班组织实施,确保活动安全。突出活动的评价作用,对先进班级和个人予以适时激励,并将各种评价资料存档,作为学期考核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年级、班主任、老师、学生系列考评中,以保证学校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有效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