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觅秀街小学教科研工作计划2019-2020年度第二学期
发表日期:2020/5/22 10:26:12 作者:徐璐 有1654位读者读过
南京市觅秀街小学教科研工作计划
2019-2020年度第二学期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教科室将紧紧围绕学校工作计划开展工作,以发展为目标,以创新为动力,走“校本科研”的发展之路。进一步认真贯彻、落实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有关文件精神,增强实施以教育科研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促进师生共同和谐发展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充分发挥教科研的先导、服务功能,以课堂实践、课题研究、校本科研为重点,努力开创学校教育科研的新局面,为全面提升学校的教育质量作贡献。
二、重点工作:
1.认真学习《江宁区深化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深刻理解领悟教改思想,推进学校教学改革工作。
2.做好个人课题的申报、过程管理和结题工作。利用《江宁教育》等刊物平台做好个人课题优秀成果的推广工作。
3.通过专家讲座、读书活动、培训学习、展示研讨等策略落实校本培训,加强分层培养的力度,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
4.结合备课组、教研组两组活动,做好课题研究的指导和服务工作,为教师探索教科研提供条件,帮助克服遇到的各种困难,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水平。
5.做好研究成果的发表工作,特别是教师论文评比与发表荐稿工作,要切实提高获奖率和发表率。
三、具体工作:
(一)深化教学改革,提升学校文化建设
1.深入学习《江宁区深化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深刻理解领悟教改思想,下半年将围绕教改目标,以校长作为第一责任人,全面推进学校教改的落实,以教学改革引领教育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用现代教学理念改进常态课堂,切实提高中小学教学质量和办学品质。
2.提升新建学校文化建设品位。在新建学校联盟团队中,围绕“新建校学校文化创生与建构”主题,用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专家引领与内生发展相结合,指导新建校的学校文化设计与创生,充分发挥学校文化在学校发展中的功能与影响力,提升新建学校文化建设的意识、品质和层次。我校目前推进“园林式校园”的创建,以“家文化”为学校文化,继续学校的领层设计。
(二)夯实校本培训,提升教师科研素养
1.在学校配备教育书籍及杂志,各办公室一册,轮换阅读的基础上,继续提倡以自学为主、集中学习为辅的学习方式,要求每一位教师常阅期刊杂志,细心研读教育专著,潜心研究一个教学问题,感悟一种教学方法,做到有所体验,有所收获。
2.加强校本培训的针对性,注重实效性,立足我校科研的实际,坚持理论学习与实际研训相结合的原则,通过专家讲座、专题培训、团队研讨、自我反思等多种形式开展培训学习,切实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学科素养,使教师的科研工作更接地气、更有底气。
3.进一步结合“青蓝工程”深入开展青年教师发展班的活动,严格按照学校师徒结对协议书的要求,加强过程监督,严格落实青年教师考查制度,进一步助推青年教师立稳讲台、快速成长。
(三)加强课题管理,推进各类课题研究
加强“个人课题”的管理。本学期继续做好区级第十期个人课题过程管理并组织下半年区级第十期个人课题结题工作。组织评选推荐市级第十一期个人课题的申报工作。
优化“个人课题”的研究质量。为了进一步提升本校教师个人课题的研究质量,校内将组织教师对课题进行研讨,并邀请专家莅临指导,以期提高我校教师做课题研究的水平和质量。
继续提高教研、科研的整合力度,依照“分层管理,分科突破”的研究原则,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重点关注青年教师新手课堂的教学研究。要求教师多学习、多反思、多实践,勤动笔。
(四)做优教科宣传,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1.引导老师们做好经验总结,写好科研论文。教科室要积极发动和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反思和科研论文评比活动,担负起收集、反馈信息的任务,及时把相关论文评比的信息传达到每个教师,并把好质量关,力争做到参赛面广,获奖率高。
2.努力为教师做好服务工作,在担负起收集、反馈信息任务的同时,热忱地为教师推荐论文参加各级各类评比,并积极向各级刊物荐稿,为教师发表文章提供机会。
3.教科室要通过学校网站“教育科研”栏目及时发布科研动态、科研成果和课题研究等方面的资讯,同时还要积极向江宁区教育服务平台投稿,加强对外宣传工作,传递我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先进典型与成功经验,让学生家长与社会各界及时了解我校的办学情况和取得的教育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