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2018-2019第二学期数学组第三次教研活动5.29
发表日期:2019/5/29 20:56:32 作者:侯靓 有1598位读者读过
南京市觅秀街小学数学组教研活动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
【主题】
以评促学,提升学生学习力
【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
以评促学,提升学生学习力
二、活动目标
1、通过开展对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促进教师改变课堂教学方法,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大程度地推进学生的发展。
2、结合本校现有低年段学生的学习特点,围绕“以评促学,提升学生学习力”的主题,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要着力点,切实解决低年级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深化课堂教学研究,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3、建立“教研、实践”相结合的探索型、学习型、讨论型的教研氛围。
三、活动时间
2019年5月29日
四、活动地点
听课:南京市觅秀街小学一(3)班上午第3节课
评课:南京市觅秀街小学综合楼会议室
五、参加对象
全体数学教师
六、活动组织形式
针对我们学校数学教研组的实际情况,通过观摩课,开展“以评促学,提升学生学习力”为主题的评课活动,从优、缺点两方面评价课堂教学,及时给执教老师指出不足,真正创设良好的教研氛围。
七、活动过程
数学组方馨老师上课—全体数学教师听课—方馨老师说课—全体数学教师集中评课—教研组总结
八、活动要求
1、执教教师备好课,备课教案交1份到教研组。
2、全体教师参加听课和评课,填写好听课记录。
3、执教教师写说课稿1份交教研级。
4、活动后执教教师交1份教后反思、听课教师交1份听课反思到教研组。
南京市觅秀街小学数学教研组
2019.5.27
【研讨记录】
【过程性资料】
一、教案
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
执教者:方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主动探索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理解退位减法的算理,能正确地进行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
2.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能有条理地思考、有序地表述计算过程,进一步体会笔算减法规定从个位减起的合理性。
3.使学生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继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与同学合作的态度,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重点:正确、熟练地进行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计算
难点:探索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理解退位减法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谈话:100以内的加减法中,我们已经学过了不进位、进位的加法,减法中也分为(不退位减、退位减)
揭题:很好!那么今天我们就在之前学习的基础之上,进一步研究退位减中的两位数减两位数。(板书)
二、 新授
教学例一
(1))师:听!小梅和小星两个小朋友遇到了什么问题?
(2)出示情境图。
(3)师:请一位同学将情境中条件和问题完整地叙述一遍。
(4)追问:你会列式吗?
(5)谈话:小朋友都会列算式了。那该怎么计算呢?请选择你喜欢的方法尝试计算,可以用小棒摆一摆,计算器拨一拨,或者直接尝试竖式计算写一写。
(设计意图:学生在此之前已有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计算基础,因此本节课可以大胆放手给学生自主探索计算方法。)
(6)学生合作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7)学生汇报
1)小棒
2)计数器
3)竖式计算(追问:0-6够减吗?个位是几减几?十位是几减几?为了不忘记十位上退1,如何做标记?)
(设计意图:动手操作后,给1分钟完成竖式计算,展示学生不同的写法;突出需要做记号;规范书写。)
(8)板书竖式计算顺序。
试一试
(1) 请同学板演
(2) 集体校对,指名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3) 思考:以十位退1后,个位上要算几减几?十位?怎样写?
(4) 比较两个竖式计算有何异同点,笔试计算中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5) 学生总结
三、 数学王国闯关
1.竖式计算:52-1860-57
(1)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校对
(2)展示优秀作品
2.火眼金睛
(1)学生交流讨论错误点
(2)指名学生订正
(3)追问:什么时候才需要退位点?如何判断?
3.动脑筋填空
四、 总结提升
今天的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和大家分享一下。
五、 板书(略)
二、方馨老师教后反思
本节课总体上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核心思想,重难点把握清晰。教态自然,语言凝练。在学生已有的学习基础之上,充分调动了每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放手给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让学生通过摆小棒,动手操作,亲身体验两位数减两位数“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的算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鼓励和激励每一位学生独立思考,勇敢表达自己的意见,并与同班进行交流,这样使学生有了充分探索、思考、动手、动口的时间和空间,就能达到使学生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目的。
有以下几点可提升的部分:1.以音乐的形式控制时间2.公开课前舒缓学生的心态很重要3.展示学生作品,解释算理的部分,结尾可以教师总结4.多培养学生的课堂表达能力。
三、听课教师听课反思
马丽红老师:
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的算理,并能熟练进行两位数减两位数笔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置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并让学生尝试进行笔算,激发学生良好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并通过让学生动手用小棒摆一摆、用计数器拨一拨理解,在计算时个位不够减,需从十位上退1当10,个位加10后再减。整节课教师的教态非常自然,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的也很活跃。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是当老师在示范了50-26的笔算过程后,可以让学生再将完整的笔算过程叙述一遍,或老师带领学生一起说一说,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等等,引导学生对笔算的过程进行完整的回顾整理,帮助学生更好的对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算理进行整理和巩固;其次本节课主要教学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笔算,学生需要在练习中逐步建立对个位不够减,从十位上退1当10的理解,但在本节课的巩固练习环节,学生对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笔算练习的机会较少,需要在下一课时的内容适当增加一些笔算练习。
马苏婉老师:
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在讲授新课之前,可以先复习这部分知识:竖式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为学生学习新知、自主探究做好必要的铺垫。
方老师在探究50-26的计算方法时,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让学生通过摆小棒,动手操作,亲身体验两位数减两位数“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的算例,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同时,方老师也注意激励每一位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使学生有了充分探索、思考、动手、动口的时间和空间。
但针对本节课有以下几点建议:1、竖式计算过程中,让学生自己上台说一说自己的计算过程,再全班交流说一说。学生说完以后,老师或者找一个学生小结一下,明白算理,规范格式。2、课堂时间把握不够好,练习时间太少,学生动手写的时间不够。3、学生动手操作过程中可适当放些音乐,加入音乐方面的元素。音乐一停学生就停止操作。
张金晗老师: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笔算。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口算,以及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和两位数加两位数加法笔算(包括不进位和进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是100以内笔算减法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有一定的难度。
这节课通过摆小棒、拨计数器、自己列竖式的教学活动,放手让学生合作交流说出计算方法,掌握写竖式过程。通过这节课,我深深感受到,在课堂上要多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算法和见解,才能总结出更好的计算方法。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每个学生参与探讨算法的过程,有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得到收获,老师教的也轻松。展示学生作品的环节,有些学生在写竖式时,出现退了1十位上不打点,有的十位漏减退的1,有的写成了加号,还有的做成了加法而出错。老师应该在出现不同算式之后进行比较,在之后的范写环节,老师着重强调了退位减法里的“个位不够减,该怎么办?”‘为什么在个位上加十?’这两个关键问题,学生也能通过老师的反复强调从二记住算法,掌握算理。教师语言精练,突出重点。
本节课的练习时间时间较少,在学生活动时间把控上可以以一段音乐作为计时工具,丰富整个课堂。竖式计算方法给出后,需要加问“为什么从个位算起”(巩固旧知)。
四、活动照片
课堂观摩:
教后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