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校园新闻>> >> 正文

留心生活细观察 借助课例学表达——记11月份三年级语文备课组活动

发表日期:2025/11/6 10:07:13 作者:俞慧彬 有25位读者读过

留心生活细观察 借助课例学表达

——记11月份三年级语文备课组活动

   一、主题:学会留心观察-以组内课《搭船的鸟》为例

本单元以“留心观察”为主题,是教材中第一次出现的习作单元。“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十本单元的习作主题,对于多数学生来说,遇到的第一个困难就是不知道写什么。大千世界,五彩缤纷。正如本单元的篇章页上法国著名艺术家罗丹所言“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要想学生笔下有物,首先需要他们眼中有物。观察什么呢?可以观察那些引起我们关注的新鲜事物,这是《搭船的鸟》一文教给我们的选材思路。

二、活动方案:

主题研讨: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了一次关于“留心生活细观察 借助课例学表达”的研讨。(40分钟)

三、活动安排

时间:集备:2025年10月28日      上课:2025年11月3日

地点:集备:学生阅览室          上课:三年级5班

活动对象:三年级全体语文老师

活动形式:集体备课+主备老师上课+课后备课组交流与反馈

四、活动流程

活动伊始,主备人俞老师分享了自己对《搭船的鸟》的教学设计思路。她从文本分析入手,强调此文特别应该关注的就是以“搭船”这一独特视角切入,这一视角贴近学生生活经验但是理解作者如何通过观察发现翠鸟捕鱼的“秘密”时,可能难以将“现象观察”与“内在逻辑”关联(如从翠鸟外形到捕鱼习性的推理)。因此教学中需要借助动作演示、视频辅助等方式,帮助学生具象化“观察——联想——验证”的思维过程,同时激发其对日常事务主动探究的兴趣。

IMG_256IMG_256

在教学方法上,俞老师指出要带领学生,想象翠鸟捕鱼的情景,初步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播放翠鸟捕鱼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感受观察的乐趣,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翠鸟捕鱼是一个极具动态美的自然场景。教师可以首先引导学生闭目想象:一只翠鸟静静地停驻在枝头,突然如箭般俯冲入水,转瞬间又带着银光闪闪的鱼儿腾空而起。这个过程中包含着丰富的细节——翠鸟俯冲时的姿态、入水时的水花、捕鱼时的精准动作等。通过这样的想象活动,学生能够初步感受到作者观察的细致入微。视频的运用为教学增添了直观性。当学生观看翠鸟捕鱼的实际影像时,可以引导他们注意几个关键点:翠鸟捕鱼前的准备姿态、俯冲的角度和速度、入水时的身体控制、捕鱼瞬间的动作等。通过反复观看和比较,学生能够发现许多容易被忽略的细节,这正是培养观察力的重要过程。将观察所得与文本描写相对照是教学的关键环节。教师可以选取描写翠鸟捕鱼的经典段落,让学生分析作者是如何捕捉并表现这些细节的。比如,作者可能使用了特定的动词来表现翠鸟动作的迅捷,或是通过比喻来描绘翠鸟羽毛的色彩。这种对比能让学生理解细致观察与生动描写之间的关联。

IMG_256IMG_256

俞老师分享结束后,备课组的其他教师纷纷各抒己见,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比如观察力的培养不应局限于课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这种观察方法:观察校园里的一草一木,记录季节变化带来的细微差别;观察身边人的表情动作,体会非语言交流的丰富性;甚至观察自己的日常生活,发现平凡中的不平凡。这种习惯的培养,对学生的写作能力和人文素养都有深远影响。

IMG_256

经过一番深入的讨论,备课组对原有的教学设计进行了完善和优化。大家一致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进度,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学有所获。同时,察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教师的耐心引导和学生的持续实践。从翠鸟捕鱼到生活万象,从课堂练习到日常习惯,这种能力的培养将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和人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本次《搭船的鸟》备课组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通过集体研讨,教师们对教材的理解更加深入,教学思路更加清晰,教学方法更加丰富多样。相信在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们能够将本次备课活动的成果充分运用到实际教学中,为学生呈现出一堂堂精彩纷呈的语文课,让学生在语文的海洋中尽情遨游,感受童话的有趣,享受学习的乐趣。在未来,三年级语文备课组将继续秉持着团结协作、精益求精的精神,深入开展各类备课活动,不断探索创新,为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而努力奋斗。

IMG_256

(拟稿人:俞慧彬   排版人:王琦 拍照:曹馨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