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英雄壮举,传红色基因----暨9月份六年级语文备课组活动
发表日期:2025/9/19 10:23:10 作者:朱欣慧 有149位读者读过
忆英雄壮举,传红色基因
——暨9月份六年级语文备课组活动
一、主题:回忆革命岁月-以组内课《狼牙山五壮士》为例
为落实语文课程标准中对革命文化作品教学的要求,引导六年级学生传承红色基因,感悟革命先烈的英雄气概,六年级语文备课组以课文《狼牙山五壮士》为核心,开展专项教研与教学实践活动。本单元以 “革命岁月” 为主题,除《狼牙山五壮士》外,还包含多篇展现革命精神的课文,配套设置了口语交际 “讲革命故事”、习作 “记一次难忘的活动” 及语文园地,为学生搭建了深入了解革命历史、厚植爱国情怀的学习平台。
二、活动方案:
主题研讨: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了一次关于“回忆革命岁月”的研讨。(40分钟)
三、活动安排
时间:集备:2025年9月16日 上课:2025年9月17日
地点:集备:学生阅览室 上课:六年级6班
活动对象:六年级全体语文老师
活动形式:集体备课+主备老师上课+课后备课组交流与反馈
四、活动流程
备课伊始,主备人朱老师围绕《狼牙山五壮士》展开教材解读,从课文的历史背景、段落结构、人物形象及思想情感等方面切入,带领全体教师梳理教学脉络。随后,老师们结合六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与学习需求展开深度研讨,一致认为革命文化教学需兼顾 “历史事实讲解” 与 “情感价值引领”,核心在于让学生 “知英雄、敬英雄、学英雄”。
研讨中,老师们提出多项实用教学建议:一是引入红色资源辅助教学,如播放《狼牙山五壮士》电影片段、展示狼牙山战役历史照片、播放革命先烈事迹纪录片等,以具象化的素材帮助学生理解历史背景,感受英雄壮举;二是设计沉浸式体验环节,如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中 “诱敌上山”“顶峰歼敌”“英勇跳崖” 等关键段落,通过语气、情感的表达,深化对英雄精神的体悟;三是结合课标要求,细化教学环节,明确 “梳理五壮士战斗历程”“分析人物品质”“感悟革命精神” 三大教学重点。经过集体讨论与整合,最终确定了兼具知识性与情感性的教学方案,为课堂教学做好充分准备。
朱老师在六年级6班开展《狼牙山五壮士》公开课教学。课堂上,朱老师严格按照集体备课确定的方案,采用 “情境导入 + 文本研读 + 情感升华” 的教学模式:以一段狼牙山战役的历史影像导入,迅速将学生带入革命历史情境;借助时间轴引导学生梳理 “接受任务 — 诱敌上山 — 引上绝路 — 顶峰歼敌 — 英勇跳崖” 的战斗历程,理清课文脉络;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分析 “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 等人物的动作、语言描写,提炼出“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以及五壮士 “英勇无畏、视死如归、热爱祖国” 的品质;最后组织 “我想对五壮士说” 的分享环节,让学生结合自身感悟表达对英雄的敬意,实现情感的升华。整堂课氛围庄重而热烈,学生参与度高,基本达成预设的教学目标。
课后,六年级全体语文老师围绕朱老师的课堂展开细致评议。老师们首先对照集体备课提出的教学问题,逐一检查落实情况,如 “红色资源是否有效助力历史理解”“学生是否充分融入情感体验” 等;随后分享各自的听课笔记,从教学环节衔接、师生互动效果、教学目标达成度等方面进行点评 —— 既肯定课堂中 “历史影像导入直观高效”“小组探究深入挖掘人物品质” 等亮点,也提出 “可增加学生自主查阅革命资料的环节”“拓展更多本地红色故事” 等优化建议。
通过研讨,备课组明确了革命文化教学的核心策略:需以历史事实为基础,以情感体验为纽带,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设计教学活动,让革命精神从课文走向生活,真正内化为学生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