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笔绘色,体会多彩----记二年级语文4月份备课报道
发表日期:2025/4/16 15:26:41 作者:胡益清 有109位读者读过
铅笔绘色,体会多彩
----记二年级语文4月份备课报道
一、主题:视导课《彩色的梦》
《彩色的梦》是统编教材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高洪波写的一首充满智慧和童心的儿童诗,通过彩色铅笔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展现了儿童眼中的缤纷世界。诗歌以儿童的口吻、拟人的手法、明快的节奏,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无限美好。
二、活动安排
备课时间:2025年4月1日
上课时间:2025年4月15日
集备地点:科学文创室
上课:二(1)班
活动对象:二语组
活动形式:集体备课+主备老师上课+课后备课组交流与反馈
三、活动流程
《彩色的梦》是一首儿童诗,充满了童真和智慧。诗歌语言优美,节奏明朗,读起来朗朗上口。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丰富的想象,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彰显了语言的表现力,更贴近儿童的内心世界。
上课前,年级组就单元组成、单元要素进行了讨论,然后根据课文《彩色的梦》这篇课文进行了总体概述,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感受充满智慧和童心的儿童诗,体会儿童眼中的美好,增加对自己想象的认可。语言运用:本课教学可抓住“滑过”一词,想象脚尖滑过的地方还有哪些,仿写第2小节。还可以想象小鸟会留下怎样的歌声,“我”彩色的梦境里还有什么画面,用“有……有……还有……”的句式说一说。
思维能力:能通过课文引发思考,激发想象并表达出来。
审美创造:品读诗歌,感受儿童眼中的缤纷世界,感受大自然的无限美好。
上课时,曹老师通过直接读题提问引出“有趣”再进入单元课文,范写标题,在进入课文后曹老师范读诗歌,把学生带入高洪波先生笔下那彩色的梦里,整体感受诗歌的美,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揭示课题时,理解“彩色”的意思,相机指导书写“彩、梦”二字,随文识字,水到渠成。在教学中曹老师通过想象画面,体会情感。让学生带着对大自然的喜爱读诗歌,这一设计意在通过教师的启发、点拨,唤醒学生的情感,让他们带着自己的真情实感对所读的文本语言进行体验,加深理解,有所领悟。
课后,曹老师就教学心得进行了说明,年级组也针对本次课的教学进行了讨论和评价。
(拟稿人:胡益清 拍照:王琦 排版人:胡益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