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教学科研>>两组活动>> >> 正文

理趣识字,传承文化 ——记一年级语文4月份备课组活动

发表日期:2025/4/25 10:14:40 作者:张婧 有106位读者读过

理趣识字,传承文化

 ——记一年级语文4月份备课组活动

一、主题:组内课《人之初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识字写字教学要和儿童完整的语文学习生活紧密联系,和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作文学习、综合性学习相融合,共同作用于儿童语文素养的形成。

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是识字单元,教材编排了《动物儿歌》《古对今》《操场上》《人之初》以及口语交际“打电话”和语文园地五等学习资源,且继续沿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儿童趣味相融合的编排方式。内容丰富,既包含了大自然中的四季气候、小动物习性,又涉及儿童的校园生活、学习成长;形式多样,既有儿歌、词串,又有对子、韵语、歇后语等;识字方法多元,渗透了看图识字、韵语识字、字族文识字、联系生活识字等多种方法,帮助学生建立汉字音、形、义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形声字构字特点的认识。并在识字的过程中,初步感知传统语言形式的生动、优美、有趣,积累韵语素材,提升文化感受力。本单元作为识字单元,根据单元学习目标,将主题确定为“理趣识字,传承文化”。

二、活动方案:

主题研讨: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了一次关于“理趣识字,传承文化的研讨。(40分钟)

三、活动安排

集备时间:2025422        上课时间:2025424

集备地点:美术教室            上课地点:年级3

活动对象:年级全体语文老师

活动形式:集体备课+主备老师上课+课后备课组交流与反馈

四、活动流程

首先以一年级语文备课组为单位,在科学实验室并利用一节课的时间针对本单元的主题进行讨论

本课精选《三字经》的两个片段进行识字教学,共八行,四句。第1个片段讲述了教育孩子的重要性,第2个片段讲述了学习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两个片段意思的理解,对学生来说有些难度,教学时,我引导学生大体了解意思,并熟读成诵,为今后更好地理解、领悟、印证打下基础。

b393dcf77c9843ee43793e102aa2a0f4_750IMG_0689

三字经》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它短小精练、朗朗上口,千百年来,家喻户晓。其内容涵盖了历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其独特的思想价值和文化魅力为世人所公认,被历代中国人奉为经典并不断流传。本文节选了其中的四句,第一句讲述的是教育和学习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后天教育及时,方法正确,可以使儿童成为有用之材:第二句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致志地去教育孩子;第三句是教育孩子好好学习,年轻时学习不努力,待白了少年头就会一事无成:第四句是说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然后由何蓉老师进行展示课。将识字与读文,朗诵与理解结合起来。将识字与读文作为教学重点,把朗诵与理解视难点,并在教学中借助多媒体手段巧妙地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b9a47abed55326bd9286127ba6958f59_750

课堂上,处处从学生实际出发,鼓励学生自主识字,灵活运用各种识字方法,掌握教学重点;理解韵文意思时,采用先学后教与先教后学相结合的教学策略,不失时机地为学生创建自主学习与交流的平台,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的个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将识字课教学变成培养学生发现兴趣和热情探索的热土。

5dfa0cce7c097d3dadfabf7a40fc2268_750

课后一年级全体老师针对展示课进行讨论,提出了进一步的改进措施,在这堂课的教学中,还是教师给予得较多,把自己的感受过多地加给学生。

其实,应该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给学生更多的讨论交流的机会。教师只需在学生确有困难的地方点拨指导,教给学习方法,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吟诵教学引入课堂,孩子学习兴趣是浓郁的,但是如何让孩子兴趣持久,并且能保证在家能积极的练习,教学中不仅需要给孩子一些内容指导,还要给家长一些联系生活的体验,这样给孩子积极的引导。让孩子感受到中国古典文化气质,感受到文化传统的对孩子内心洗

IMG_0744IMG_0745

                              (拟稿人:张婧   排版人:何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