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枢纽”作用 习得“游记”之法——记四年级语文4月份备课组活动
发表日期:2025/4/24 14:33:09 作者:蒋文娟 有130位读者读过
发挥“枢纽”作用 习得“游记”之法
——记四年级语文4月份备课组活动
一、主题:组内课《记金华的双龙洞》
四下第五单元是习作单元,安排了 “精读课文” “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例文”“习作” 五部分内容,每项内容的安排,目的都指向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精读课文的主要功能是从阅读中学习习作方法;“交流平台,是结合对精读课文的分析,梳理总结从课文中学到的习作方法;“初试身手’是让学生尝试运用学到的习作方法进行表达练习;习作例文提供范例,其功能是继续体会写法;单元习作是引导学生运用学到的习作方法进行实践。
本单元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习作要求是“学习按游览的顺序写景物”。学生在三年级和四年级上学期已经初步学习了通过观察描写一处景物介绍一个景点,而按照游览的顺序写景物则是第一次接触,它强调有顺序地写多处景物。本单元通过学写游记,继续培养学生描写景物的能力,同时学习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留心身边的美。
二、活动方案:
主题研讨: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了一次关于“发挥‘枢纽’作用 习得‘游记’之法”的研讨。(40分钟)
三、活动安排
集备时间:2025年4月22日 上课时间:2025年4月23日
集备地点:美术教室 上课地点:四年级3班
活动对象:四年级全体语文老师
活动形式:集体备课+主备老师上课+课后备课组交流与反馈
四、活动流程
四年级语文备课组结合新课标要求,认真钻研教材,由主备人陈老师先明确备课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了解课文的编排意图,确定教学难点,然后从指导思想、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教学措施等方面深入探讨,商议具体教学措施等方面进行单元备课。在交流中,大家集思广益,分别陈述各自的见解和方案,针对主题,结合课标和教材特点,认真研究,最后整合教学智慧,达成教学共识。
《记金华的双龙洞》是小学语文四年级下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游记记叙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经过,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秀丽山河的热爱。本节课的重点在于理解课文记叙的游览顺序,体会过渡句的作用。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自主朗读感悟法,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找出体现地点变化的句子,从而总结出游玩路线。立足大单元,将路线概括的方法应用到习作例文中,并尝试用过渡性的词句复述游玩过程。
课堂伊始,陈老师用“你们会用什么方式纪念旅途中的所见所闻”,引出单元导语,让孩子们明晰本单元的学习任务。接着通过学习单提前了解学生在字音、字义和字形上困难的地方,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重难点突出,课堂目标明确。在整体感知环节,陈老师请学生自行圈画作者游览过的地点,然后再通过小组交流攻克本节课的重点。接着请学生分享圈画出提示作者游览顺序的句子,引导孩子们在写游记的时候用过渡句将游览的顺序写清楚。陈老师在精读部分引导学生借助关键语句梳理游览路线,了解按游览顺序写景的方法。其次,引导学生聚焦过渡句,品学作者的写作妙招。在表达中,学会用上“动词+景点”、“路程词”、“方位词”串景点,让景物转换得更自然。最后,陈老师让孩子们借用本节课学习到的小妙招,仿写课后小练笔,加深对游记文章的特点的认识,掌握习作方法。
随后的评课环节,首先上课老师对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意图进行了阐述。接着大家对本节课所呈现的优点、亮点给予了肯定,同时,就这堂课存在的一些细节问题进行了探讨。课堂内容的把握,要经得起上课的考验,文本的解读,要深入细致,切实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通过这次主题研讨,我们以新课标精神为研究观察点,落实语文单元要素教学,这对我们今后的教学大有裨益。
(拟稿人:蒋文娟 排版人:张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