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校园新闻>> >> 正文

寻访诗意栖居 共探田园课堂——记四年级语文2月份备课组活动

发表日期:2025/2/27 16:30:27 作者:蒋文娟 有142位读者读过

寻访诗意栖居 共探田园课堂

 ——记四年级语文2月份备课组活动

一、主题:组内课《乡下人家

第一单元以“乡村生活”为主题,编排了《古诗词三首》《乡下人家》《天窗》《三月桃花水》四篇课文。《古诗词三首》精选了范成大、杨万里、辛弃疾的诗词。《乡下人家》描绘了家不同时节独特、迷人的景致。《天窗》则写了乡村儿童从天窗中获得想象的乐趣。《三月桃花水》是略读课文,展现了乡村田野的明丽春光。这四篇课文编排在一起,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多彩,让人感受到乡村生活的纯朴、独特与美好。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提示了学生阅读课文体会情感的方法,初步”强调了教师教学时应把握好教学目标的度。为了落实这语文要素,本单元的选文在内容上贴近学生的认知经验,便于学生理解和想象。所选文章情感表达是比较明显的,为学生“初体会思想感情”提供了支架:《乡下人家》借助泡泡点明抓结尾处关键句来体会课文情感

课文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的乡间画卷,作者按照房前屋后的空间顺序和季节顺序交叉描写,展现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和谐的生活,也表达了作者对乡下人家的欣赏和喜爱之情。

二、活动方案:

主题研讨: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了一次关于“寻访诗意栖居 共探田园课堂”的研讨。(40分钟)

三、活动安排

集备时间:2025225     上课时间:2025227

集备地点:四语办公室        上课地点:四年级2

活动对象:四年级全体语文老师

活动形式:集体备课+主备老师上课+课后备课组交流与反馈

四、活动流程

四年级语文备课组结合新课标要求,认真钻研教材,由主备人蒋老师先明确备课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了解课文的编排意图,确定教学难点,然后从指导思想、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教学措施等方面深入探讨,商议具体教学措施等方面进行单元备课。在交流中,大家集思广益,分别陈述各自的见解和方案,针对主题,结合课标和教材特点,认真研究,最后整合教学智慧,达成教学共识。

C:/Users/ASUS/Desktop/课前研讨.JPG课前研讨

记录

课堂伊始,蒋老师按照新课标倡导的学习任务群理念,向同学们发出“乡村风景邀请函”这一任务,通过创设真实情境任务,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度,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主动探究文本。在教学过程中,蒋老师紧扣课文内容,接连不断地抛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把握乡下人家生活的特点,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落实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特点。蒋老师还在教学中用为画面取名字的方法,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精读环节围绕“独特、迷人”,引导学生圈画景物,鼓励学生边读边想象语言中的画面,揣摩拟人化动词、对比修辞营造的生动鲜活的“画面”,体会表达的妙处,感悟乡下人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小练笔环节,为孩子们提供写作支架,将语文园地中“词句段运用”的仿写练习放到此处,以课文第四段内容为素材完成。整堂课呈现出的是“读懂内容(写了什么)——读懂写法(怎么写)——读懂感情(写出了什么)”教学逻辑。

C:/Users/ASUS/Desktop/上课.JPG上课

C:/Users/ASUS/Desktop/听课.JPG听课

在评课环节,同年级的五位老师各抒己见,从不同角度对蒋老师的课进行了深入点评。陈老师称赞蒋老师的教学设计新颖,语文要素渗透到位,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张老师则认为整堂课学生参与度较高,紧扣文本,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文字的魅力。其他几位老师也纷纷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如强化朗读指导、辅助图片展示,让学生体会乡村生活的惬意和悠闲。通过这次主题研讨,我们以新课标精神为研究观察点,落实语文单元要素教学,这对我们今后的教学大有裨益。

C:/Users/ASUS/Desktop/课后研讨.JPG课后研讨

 (拟稿人:蒋文娟  拍照人:张尹 排版人:陈明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