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贤论读 启智润心书为途?——记12月份五年级语文备课组活动
发表日期:2024/12/16 13:54:40 作者:李蓓 有261位读者读过
古贤论读,启智润心书为途
——记12月份五年级语文备课组活动
一、主题:组内课《古人谈读书》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以“读书明智为主题,通过一系列的文本向学生传达读书的意义、方法和乐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对知识的热爱,让学生在阅读中汲取智慧,明白事理。本单元选文都围绕读书展,通过古人名言、回忆性散文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阅读关于读书经验、读书方法和读书乐趣的内容。综上,明确本单元属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发展型学习任务群,结合本单元人文主题,确定大情境设计主题为.“古贤论读,启智润心书为途"。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在本单元中,学生要学会从《古人谈读书》中梳理出不同古人的读书观点,从《忆读书》《我的“长生果”》等文中提取作者读书经历、感悟等关键信息,提高信息整合能力,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二、活动方案:
主题研讨: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了一次关于围绕“古贤论读,启智润心书”为题的情境的四大学习任务的研讨。(40分钟)
三、活动安排
集备时间:2024年12月13日
上课时间:2024年12月13日
集备地点:办公室
上课地点:五3班
活动对象:五年级全体语文老师
活动形式:集体备课+主备老师上课+课后备课组交流与反馈
四、活动流程
首先五年级语文备课组利用一节课的时间探讨如何引导学生思考古人的读书方法,领悟古人读书中蕴含的求知之美。在交流讨论中,教师们对学情有了更准确的把握。紧接着,五年级语文备课组结合新课标要求,认真钻研教材,由主备人陈老师先明确备课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了解课文的编排意图,确定教学难点,然后从指导思想、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教学措施等方面深入探讨,商议具体教学措施等方面进行单元备课。在交流中,大家集思广益,分别陈述各自的见解和方案,针对主题,结合课标和教材特点,认真研究,最后整合教学智慧,达成教学共识。
综合考虑单元人文主题和读写训练意图,单元学习目标梳理如下。
1.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人背诵重点语句,理解文言字词含义,积累文言文词汇和句式。
2.引导学生学会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概括古人关于读书的观点和方法。
3.通过对古人读书方法的思考,鼓励学生质疑、探究,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形成自己对读书的见解。
4.让学生深入了解古人的读书文化,领悟古人读书中蕴含的求知之美,培养积极向上的审美情趣,激发创造精神,将读书之美融入自身学习生活。理解读书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传承中华民族重视读书的优良传统。
接着由主备人陈老师进行上课反馈。陈老师先呈现名言的前半句,让学生来接后半句,自然引入文言文《古人谈读书》,用谈话的方式自然引入课文,拉近学生与课文间的距离。初读课文环节中,陈老师把“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和“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在看注释、作比较等实践活动中了解“知”“好”等字的读音和意思,实现文言学习方法的迁移运用。像这样的教学环节,本课例中还有好几处。这样教学既加深了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关联思维能力,提升推理、论证的思维方式。精读课文环节中,陈老师用前三句教学习方法,后三句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交流文言文的意思。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把握这部分的重难点内容,并进一步探讨这部分所蕴含的学习上的方法和态度,使学生在尽快掌握主要内容的同时,还能理解其中的教育意义。
课后五年级全体老师针对陈老师上课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大家交流备课中提到的目标有没有达成。通过这次研讨,五年级语文备课组对“古贤论读,启智润心书为途”有了一定的想法和策略。启智离不开思考,课文中“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这句话,应着重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读书经验,深人辨析“这句话告诉我们仅仅思考是没有好处的”这一说法的对错,在“废寝忘食地思考没有好处”“思考不如学习重要”“既要思考又要学习”等思维碰撞中加深对文言语句和读书方法的理解。并巧妙链接《论语》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名言,不但帮助学生认识到“学思结合”的重要性,还培养了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言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之后我们备课组将继续发挥组内教师的力量,使我们的集体备课更加高效、更加适用于一线课堂。
( 拟稿人:李蓓 拍照人:朱欣慧 排版人:李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