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校园新闻>> >> 正文

把握主要内容 感受家国情怀——记四年级语文组12月份备课组活动

发表日期:2024/12/13 10:52:47 作者:蒋文娟 有256位读者读过

把握主要内容,感受家国情怀

——记四年级语文组12月份备课组活动

一、主题:组内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本单元以“家国情怀”为全题,编排了 《古诗三首》《为中华之崛起而该书》《梅兰芳蓄须》《延安,我把你追寻》四篇课文。课文表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人们在家国大义面前的不同风采:有戍边将士建立军功,保家卫国的情怀,有个人与国家民族共存亡的精神气概;有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有梅兰芳蓄须罢演的民族气;还有在我国革命和建设时期发择了巨大动力作用的延安精神。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这一要素是在三年级 “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基础上的进一步提升。本册教材在第四单元安排了“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的要素,本单元在此基础上,学习如何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侧重引导学生通过先弄清每件事情讲了什么,再把几件事情连起来的方式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梅兰芳蓄须》一课侧重引导学生运用这种方法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交流平台”用对话交流的形式,引导学生杭理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不同方法。

二、活动方案:

主题研讨: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了一次关于“把握主要内容,感受家国情怀”的研讨。(40分钟)

三、活动安排

集备时间:20241211     上课时间:2024年1212

集备地点四语办公室           上课地点年级3

活动对象:年级全体语文老师

活动形式:集体备课+主备老师上课+课后备课组交流与反馈

四、活动流程

四年级语文备课组结合新课标要求,认真钻研教材,由主备人房老师先明确备课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了解课文的编排意图,确定教学难点,然后从指导思想、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教学措施等方面深入探讨,商议具体教学措施等方面进行单元备课。在交流中,大家集思广益,分别陈述各自的见解和方案,针对主题,结合课标和教材特点,认真研究,最后整合教学智慧,达成教学共识。

C:/Users/ASUS/Desktop/研讨.jpg研讨

C:/Users/ASUS/Desktop/记录.jpg记录

课前,陈明珠老师认真地搜集了图片和视频资料,填补学生的理解空白,通过资料显示与朗读相结合,使学生真正地理解“中华不振”。磨课团队的老师参与磨课,提出改进建议。

课堂上,陈明珠老师通过一组词引导学生回顾已认识的革命伟人——周恩来,引导学生明确课文的主人公。接着在检查预习中帮助学生识记本课生字新词、理解文章中难理解的词语,为学习课文做好准备。陈老师还在课堂中引导学生抓住展现少年周恩来立志原因的具体事件和关键词句进行品读,将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与体会思想情感结合起来,从人物形象的刻画中提炼伟人精神内核,从事件的表达形式中感悟革命文化内涵,使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自然融合并进,促进了学生语言和精神共成长。阅读要素的学习从初步感知到尝试运用,呈递进式发展,学生深入人物内心,感受伟人精神,思想熏陶与要素训练融为一体,有效提升了语文关键能力。最后,她引导学生聚焦文中第三件事,让学生通过独立学习、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深刻地理解周恩来立志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原因,理清文章写的三件事之间的因果关系,切实地感受周恩来博大的胸襟和远大的抱负!

C:/Users/ASUS/Desktop/上课.jpg上课

C:/Users/ASUS/Desktop/听课.jpg听课

随后的评课环节,首先上课老师对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意图进行了阐述。接着大家对本节课所呈现的优点、亮点给予了肯定,同时,就这堂课存在的一些细节问题进行了探讨。课堂内容的把握,要经得起上课的考验,文本的解读,要深入细致,切实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通过这次主题研讨,我们以新课标精神为研究观察点,落实语文单元要素教学,这对我们今后的教学大有裨益。

C:/Users/ASUS/Desktop/评课.jpg评课

 (拟稿人:蒋文娟  拍照人:张尹 排版人:周晓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