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会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记11月份五年级语文备课组活动
发表日期:2024/11/25 10:39:16 作者:郭芳 有230位读者读过
体会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
——记11月份五年级语文备课组活动
一、主题:组内课《慈母情深》
本单元以“舐犊情深”为主题,编排了精读课文《慈母情深》《父爱之舟》和略读课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些课文有的写了无私的母爱,有的写了深沉的父爱,还有的写了父母对孩子不同的爱的方式,展现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点点滴滴,字里行间蕴含着真挚的情感,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本单元的课文对故事中的场景、人物言行举止中的细节都有具体的描述,学生通过品读交流印象深刻的场景、细节,可以更深入地把握内容,更细致地体会蕴含在其中的人物情感。《慈母情深》要求学生边读边想象描写的场景、细节,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母爱;《父爱之舟》让学生说出作者梦中出现的难忘的场景,体会深切的父爱;语文园地“词句段运用”的第二题要求学生在体会情感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场景描写的作用。
二、活动方案:
主题研讨: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了一次关于“体会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的研讨。(40分钟)
三、活动安排
集备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上课时间:2024年11月22日
集备地点:报告厅
上课地点:五年级4班
活动对象:五年级全体语文老师
活动形式:集体备课+主备老师上课+课后备课组交流与反馈
四、活动流程
首先五年级语文备课组利用一节课的时间探讨如何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在交流讨论中,教师们对学情有了更准确的把握。紧接着,五年级语文备课组结合新课标要求,认真钻研教材,由主备人李老师先明确备课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了解课文的编排意图,确定教学难点,然后从指导思想、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教学措施等方面深入探讨,商议具体教学措施等方面进行单元备课。在交流中,大家集思广益,分别陈述各自的见解和方案,针对主题,结合课标和教材特点,认真研究,最后整合教学智慧,达成教学共识。
综合考虑单元人文主题和读写训练意图,单元学习目标梳理如下:
1.默读课文,能通过课文描写的场景、细节,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感受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爱。
2.能理解题目和句子的含义,体会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的表达效果。
3.了解巴德父母对同一首诗的不同评价的原因,能联系生活实际,说出对两种表达爱的方式的看法。
4.通过交流,总结“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的方法。
5.能联系课文,体会不同结尾的特点。
6.想象画面,能体会场景描写在课文中的作用。
然后由主备人李老师进行上课反馈。李老师首先带领学生梳理文本,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引导学生按照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划分文章的段落,从而对文本有整理的认识。随后通过问题:从哪些语句可以体会慈母情深?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课文中的场景和细节描写,把你感触最深的地方画出来。引导学生去寻找场景和细节,在学生的分享中带领学生体会情感,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课后五年级全体老师针对李老师上课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大家交流备课中提到的目标有没有达成。通过这次研讨,五年级语文备课组对“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有了一定的想法和策略。《慈母情深》讲述了母亲对子女无私的爱,也表达了“我”对母亲的爱和感激。《父爱之舟》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描写了作者和父亲在一起的一个个生活场景,表现了父亲对作者无微不至的深沉的爱,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对父亲的无限思念。《“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讲的是巴德童年时期写了第一首小诗,母亲和父亲给予了“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并对他的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主观体验,在具体的语言文字中体悟人世真情,在朗读中感受,在辩论中明晰,在想象中升华。之后我们备课组将继续发挥组内教师的力量,使我们的集体备课更加高效、更加适用于一线课堂。
( 拟稿人:郭芳 拍照人:朱欣慧 排版人:郭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