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通向小学道德与法治深度学习的路径
发表日期:2024/10/29 17:01:41 作者:成珍 有1091位读者读过
探寻通向小学道德与法治深度学习的路径
——暨10月份六年级道法备课组活动
一、主题:探寻通向小学道德与法治深度学习的路径
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不仅承担着传授法律知识和道德规范的任务,更肩负着培养学生良好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重任。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培养。因此,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评价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活动方案:
二、主题研讨: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了一次关于主题“探寻通向小学道德与法治深度学习的路径”的培训加研讨。(40分钟)
三、活动安排
时间:2024年10月29日
地点:六年级办公室
活动对象:六年级全体道法老师
活动形式:二次培训+同组教师交流与反馈
四、活动流程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备课组在主备人成珍老师的带领下,成员韩倩倩、叶唱、汪斯雯、张金晗、陆恬齐聚一堂,共同开启了以“探寻通向小学道德与法治深度学习的路径——利用教学评价语打开道德与法治深度学习之门”为主题的集体备课活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高质量的课堂评价,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增强他们对法律的认识与尊重,培养其成为具有法治观念和责任感的公民。
成珍老师首先介绍了深度学习的事件模型四要素,包括素养导向学习目标、引领性学习主题、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与活动、持续性学习评价。她特别强调了持续性学习评价的重要性,指出课堂评价不仅能够提供反馈、激励和调控,还能有效推进学生的后续学习。通过高投入、高认知和高产出,课堂评价能够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韩倩倩老师指出了当前课堂评价存在的问题,如评价内容简单重复、缺乏深度和针对性,评价缺乏明确的指导意义,以及评价语言平淡无趣,难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她建议:1. 评价语应简明、准确,直击学生的表现和需要改进的地方;2. 要不断获取和更新信息,确保评价内容的时效性和准确性;3. 要及时调整和优化评价方法,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展和反馈进行动态调整,以提高评价的实效性和有效性。
叶唱老师强调,课堂评价要促进深度学习,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 指向深度学习目标,确保评价内容与学生的认知发展和素养提升密切相关;2. 具有情境性,通过引入真实情境,帮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所学知识,增强学习的实用性和趣味性;3. 学习过程“看得见”,通过研学实践和深度学习的拓展与实践,使学生的学习过程透明化,便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并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
汪斯雯老师提出,为了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需要创新评价方式方法,具体包括:1. 评价应以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导向,不仅关注知识的掌握,更重视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发展;2. 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自我评价、同伴互评、教师评价和家长参与,形成全方位的评价体系;3. 评价应基于具体的证据,如学生的作业、项目作品、课堂表现等,确保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4. 评价的目的不仅是评估学习结果,更重要的是通过及时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张金晗老师强调,为了确保课堂评价的有效性和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需要:1. 建立明确、具体的评价标准,确保评价的公平性和客观性;2. 定期给予学生反馈,如每周一次,帮助他们及时调整学习策略;3. 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特别是对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给予更多关注,对表现优秀的学生提供更高挑战;4. 营造一个开放、包容、支持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通过表扬和奖励等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性。
陆恬老师指出,课堂评价在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具体包括:1. 增强自我认识,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态和进步空间;2. 促进主动学习,通过问题导向和小组合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3. 提供及时反馈,确保学生能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并作出相应调整;4. 鼓励批判性思维,通过多角度分析和假设验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5. 强化情感连接,给予学生情感上的支持和认可,建立师生之间的信任关系;6. 促进元认知的发展,通过反思实践和策略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学习过程。
通过本次集体备课,不仅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也为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提供了丰富的策略和方法。期待在实践中见证学生的成长与变化。
( 拟稿人:成珍 拍照人:韩倩倩 排版人:成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