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润心,创手作之新——美术教研活动报道
发表日期:2024/6/5 8:47:10 作者:肖珊 有345位读者读过
以美润心,创手作之新——美术教研活动报道
一、主题:以美润心,创手作之新
二、活动方案
(一)课堂展示:(40分钟)
肖珊老师开设美术观摩课《风筝》
(二)主题研讨(30分钟)
美术组老师围绕“以美润心,创手作之新”这个教研主题,结合实际,交流分享关于学科融合的思考。
三、活动安排
时间:2024.5.10上午9:10-9:50
地点:三年一班
活动对象:美术组全体教师
活动形式:课堂展示+教研组分享交流
四、其他过程性材料
教学准备:课程PPT;风筝等器物;美术绘画工具,如颜料、颜料笔等;绘画纸。
- 教学内容:
(一)走进风筝
1.同学好,有一首诗我相信大家都很熟悉,让我们一起朗诵一下吧:(PPT出示诗句)
PPT逐个景物出现。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风筝的世界。
(二)认识风筝
1.历史与用途
(1)教师播放动画视频。
(2)PPT出示总结:历史 风筝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由墨翟发明,鲁班进行改良;风筝经历了木鸢、纸鸢、风筝的发展过程。
(3)PPT出示总结:用途 军事→娱乐→艺术品。
2.产地与类别
(1)介绍北方风筝和南方风筝。
(2)出示沙燕及骨架图片,出示更多硬翅风筝图片。
与硬翅风筝相对应的是软翅风筝,(出示蝴蝶及骨架图片)。
还有拍子风筝,它也分为硬拍子和软拍子。(图片及骨架)
串子风筝是由多个单片风筝组合串联而成,长度不受限制,放飞时效果壮观。
(3)(出示教材12-13页图片)考考学生。
(4)出示更多种类风筝。
(三)巧制风筝
(1)看了这么多不同风筝之后,你有没有发现风筝的外形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出示中轴线)
(2)请学生讨论画外形的好办法。
(3)播放教师示范视频(出示多种风筝外形范图)
(四)彩绘风筝
(1)风筝的外形是对称的,但风筝上面的图案则不一定是对称的。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人们都喜欢用哪些图案来装饰风筝呢?它们都有哪些寓意呢?
(2)鲤鱼风筝,“鱼”与“余”同音。因此鲤鱼和它的其他鱼类小伙伴们都成了富裕的象征。
而蝙蝠的“蝠”与“福”“富”谐音,是幸福的象征,深受中华民族的喜爱,在许多装饰物上都能够看到它的身影。
(3)风筝中的吉祥图案,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板书:吉祥寓意)小游戏连一连,给这些图片找到它对应的吉祥寓意。
(4)除了图案,风筝在色彩使用上也有自己的特征,大多以红色、黄色、蓝色、绿色、紫色等明艳的颜色为主。(板书:色彩明艳)
(5)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试一试。请同学们尝试用右侧的吉祥图案装饰风筝。(播放学生操作录屏)
(6)出示学生风筝绘画作品
(五)印象风筝
(1)播放教师示范视频
(2)欣赏点评学生的优秀作品
(3)今天,我也给大家准备了一些参考图案,同学们也可以自行查找更多的资料,将图案根据自己想法进行造型、颜色、大小、位置的改变。
(4)在创作之前,让我们听一听作业要求:
①了解风筝造型、花纹、颜色的特点,绘制一个对称的风筝;
②结合中国传统图案,创作富有美感和美好寓意的传统风筝;
③添画出放风筝的场面、气氛和感受。
(六)传承风筝
(1)完成全部学习后我们一起来填一填学习评价表。
(2)学习风筝文化和制作风筝的传统技艺,能够帮助它们传承下去。(出示传承人制作风筝图片)欢迎同学们在课后行动起来,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风筝文化,让风筝承载着我们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和幸福美好生活的憧憬,飞翔在蓝天上。
五、研讨
接下来,美术教研组围绕“以美润心,创手作之新”开展了主题研讨。本次活动,结合课堂展示,充分展现了美术学科与学生间的的互动。体现了课程标准中重视艺术体验的课程理念。
拟稿人:肖珊 拍照人:于跃 排版人:肖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