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觅秀街小学六年级数学5月份备课组活动
发表日期:2024/6/3 16:13:17 作者:祝召凤 有319位读者读过
南京市觅秀街小学六年级数学5月份备课组活动
(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
《圆的认识》集体备课活动方案
一、集体备课主题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二课时的《圆的认识》。
二、集体备课时间和地点
2023年5月13日,办公室。
三、集体备课的主要内容
1.确定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明确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2.确定本节课的教学框架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如何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3.针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重难点制定本节课的课堂练习及巩固训练。
四、集体备课的具体要求
三定:定集体备课课题,定主讲人,定上课人。
四统一:统一教学目的,统一教学重点、难点,统一课时分配和进度,统一作业布置。
五备:备学生、备教材、备教学手段、备方法、备练习。
五点:重点、难点、知识点、能力点、教育点。
两法: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
两题:课堂练习题和课后作业题。
时间:每次备课不低于40分钟。
纪律:所有六年级数学教师均需参加备课组活动。不得迟到、早退。集体备课期间,参加集体备课的教师要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不做与集体备课无关的事,保证集体备课的质量。
五、集体备课的实施程序
1、集体备课由备课组长具体主持集体备课活动,由备课组长负责具体实施。
2、集体备课的基本程序是:主备人备课→集体备课→主备人修改→备课组长定稿→审核→上课→教学反馈。
3、主讲人在集体备课前要深入钻研教材和大纲,反复阅读教学参考书及有关资料。集体备课时详细介绍所备课时在单元的地位及前后联系,课时教学目的,三维教学目标,教材重点难点,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的方法,作业与练习配备,教学方法的设想等。
4、年级每位教师要积极参与集体备课活动,各抒己见,充分讨论,统一认识,实行教学上的“五统一”,同时提出改进教学方法的建议。集体备课时,除主讲人做主题发言外,其他教师也要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教学设想并阐述理论依据,经过“争鸣”,形成比较一致的意见和实施教案。活动结束后,备课组长要认真做好活动记录,以备学校领导及教务处检查。
5、信息反馈。下一次集中时,把根据备课提纲实施时反映出来的重点问题提出来,供以后借鉴。
六、活动总结
活动后及时反思总结,注重活动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圆的认识。(教材第85~87页)
1. 结合生活实际,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经历认识圆的过程。知道圆各部分的名称,了解“同一个圆中半径都相等、直径都相等”,体会圆的特征及圆心和半径的作用,会用圆规画圆。
2. 结合具体的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
3. 对周围环境中与圆相关的事物产生好奇心,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重点:认识圆,了解圆的特征及其各部分名称,理解同一圆中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难点: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现象。
课件、圆规、直尺。
师:同学们,你能在图中找出圆形吗?(课件出示:教材第85页例1图)
学生找出图中的圆形。
师:圆和以前学过的三角形、长方形等多边形相比,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圆有什么特征?你想了解这些问题吗?那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图形家族的新成员吧。(板书课题:圆)
【设计意图: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初步感受圆的本质特征以及圆与三角形、长方形等多边形的不同。设计这样的问题情境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挑战性,容易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1. 教学例1。
(1)初步认识圆。
师:谁来说一说你觉得圆与以前学过的多边形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生1:圆和多边形都是平面图形。
生2:多边形由线段围成,有顶点。
生3:圆由曲线围成,没有顶点。
(2)画圆。
师:你能想办法画出一个圆吗?跟同学交流一下。
学生可能会说:
·我可以找一个圆形的实物,比如硬币,然后沿着硬币的边缘描一圈就画好了一个圆。
·我可以找一根绳子,把绳子的一端固定,然后把绳子拉直,另一端绕固定的一端旋转一周,就画好了一个圆。
·我们可以借助工具画圆,如专门用来画圆的工具圆规。
……
师:你也能用圆规画一个圆吗?先试着画一画,再和同学说说用圆规画圆时要注意什么。
学生尝试画圆后进行小组交流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怎样才能用圆规又快又好地画圆呢?
生1:把圆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间的距离。
生2:有针尖的脚要固定在一点上。
生3:旋转圆规时两脚间的距离不能变。
(3)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
圆的各部分名称:①圆中间的一点是圆心,通常用字母O表示;②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是半径,如线段OA是半径,通常用字母r表示;③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如BC)是直径,通常用字母d表示。
2. 教学例2。
师:在同一个圆内,有多少条半径,多少条直径?直径的长度和半径的长度有什么关系?请同学们在小组里画一个圆,折一折,画一画,比一比,说说你的发现。
学生进行小组操作、交流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谁愿意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呢?
学生可能会说:
·圆的半径和直径都可以画无数条。
·在同一个圆里,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也相等。
·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可以用字母表示d=2r。
·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一半,可以用字母表示r=。
师:圆是轴对称图形吗?它有多少条对称轴?
生:圆是轴对称图形,它有无数条对称轴。
师:说得非常棒!请大家再想一想,画一画,圆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圆的位置与什么有关系?
生1:圆的大小与半径的长短有关系。
生2:也可以说圆的大小与直径的长短有关系。
生3:圆的位置与圆心的位置有关系。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学习数学,是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要求。从生活中常见的图形探究学习,知道了圆各部分的名称,掌握了圆的特征,理解半径和直径的相互关系。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师: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感受?有哪些收获?
学生可能会说:
·圆真是奇妙啊!可以用我们学到的关于圆的知识可以解释很多生活中的现象。
·通过学习,我知道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很紧密,我们只有好好学习数学,才能用我们学到的知识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这一节课的收获,既可以促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总结学习经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圆 的 认 识
画圆
圆各部分的名称
同一圆中,直径是半径的2倍,半径是直径的一半。
A类
1. 体育课上老师组织同学们做游戏,想画一个直径10米的圆,你能运用学过的知识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
(考查知识点:画圆;能力要求:能结合实际情况灵活用方法按要求画圆)
2. 想一想:为什么瓶盖都是圆形的?结合我们所学知识写出你的想法。
(考查知识点:“圆是由封闭曲线围成图形”这一知识点;能力要求: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或现象)
B类
分别量出圆内几条线段的长度。你发现了什么?
(考查知识点:认识直径,知道直径是圆内最长的线段;能力要求:能准确测量直径的长度,知道圆内最长的线段是直径)
1. 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寻找身边的物体哪些是圆,不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加深了学生对圆的认识,而且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使学生深刻体会到身边的数学,伸手就能触及到数学,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了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并提高了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2. 在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本节课中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型的探究性活动,让学生在观察、实验、讨论、交流、合作中学习,理解新知识,使所有学生都能获得成功感,树立自信心。同时学会了观察、实验、操作、发现等学习方法,并伴随知识的获得,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增强了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