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觅秀街小学三年级数学5月份备课组活动
发表日期:2024/5/31 14:11:25 作者:孙幸帆 有427位读者读过
南京市觅秀街小学三年级数学5月份备课组活动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
【《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集体备课活动方案】
一、集体备课主题
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
二、集体备课时间和地点
2024.5.9 办公室
四、集体备课的具体要求
三定:定集体备课课题,定主讲人,定记录人。
四统一:统一教学目的,统一教学重点、难点,统一课时分配和进度。
四备:备学生、备教材、备教学手段、备方法。
五点:重点、难点、知识点、能力点、教育点。
两法: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
时间:每次备课不低于40分钟。
纪律:集体备课期间,参加集体备课的教师要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不做与集体备课无关的事,保证集体备课的质量。不得迟到、早退。
五、集体备课的实施程序
1.集体备课由备课组长具体主持集体备课活动,由备课组长负责具体实施
2.集体备课的基本程序是:主备人备课→集体备课→主备人修改→备课组长定稿→审核。
3.主讲人在集体备课前要深入钻研教材和大纲,反复阅读教学参考书及有关资料。集体备课时详细介绍所备课时在单元的地位及前后联系,课时教学目的,三维教学目标,教材重点难点,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的方法,教学方法的设想等。
4.年级每位教师要积极参与集体备课活动,各抒己见,充分讨论,统一认识,实行教学上的“四统一”,同时提出改进教学方法的建议。集体备课时,除主讲人做主题发言外,其他教师也要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教学设想并阐述理论依据,经过“争鸣”,形成比较一致的意见和实施教案。活动结束后,备课组长要认真做好活动记录,以备学校领导及教务处检查。
5.信息反馈。下一次集中时,把根据备课提纲实施时反映出来的重点问题提出来,供以后借鉴。
六、活动总结
活动后及时反思总结,注重活动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集体备课过程性资料
三年级数学备课组活动 时间:2024.5.9 参加人员:孙幸帆、任健、秦颖轩 | |
教学内容: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苏教三数(下)P66-67) | 二次备课 |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思考等活动,理解和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能应用公式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2.使学生经历探索、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了解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说明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来源,并能类推出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发展观察、分析和推理、概括等思维能力;积累数学学习活动的经验,提高探究问题解决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主动参与探索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活动,感受面积计算公式的科学性,体会成功探索问题解决的过程,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
|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正确推导并理解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
|
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引入:同学们,我们在这个单元已经学习了什么是面积,面积是用来表示平面图形大小的。现在老师带来了两个长方形,你能比较出这两个长方形哪个面积大吗?(出示情境图) 提问:你怎么看出来的?(第二个同理) 追问:那你猜猜长方形的面积可能与什么有关?(与长和宽有关) 2、探究公式 (出示活动一)请一位同学用响亮的声音为我们读一下活动要求。(学生读题)现在四人一小组,动手合作试试吧 学生小组活动,教师场下巡视,指导学生说出每个长方形的每排个数、排数、正方形个数和长方形的面积 时间到,谁愿意上来向我们展示一下研究成果?(学生上台展示并解说,填好表格) 提问:老师这里有两个问题,大家能帮老师来解答一下吗?(出示问题) 问题1: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与它包含的小正方形的个数有什么关系(贴板贴长方形的面积和正方形的个数)?为什么相等呢? 追问:那我们想知道长方形的面积,只要知道什么就可以了?我们怎么才能知道小正方形有几个呢? 说明:正方形的个数等于每排个数乘排数。(板贴每排个数和排数) 同学们的发现真精彩,那我们要提升难度咯,准备好了吗?(出示活动二) 引导:请大家联系刚才摆小正方形的方法,说一说这里的7厘米和2厘米分别可以表示什么意思。 说明:7厘米说明一排可以摆7个,2厘米说明可以摆2排。 追问:小正方形的个数你会求吗?7×2=14(个) 那这条7厘米长的边是这个长方形的什么?2厘米的边呢? 指出:长和宽 提问:那14个小正方形就表示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14平方厘米 引导:通过刚才的探索,我们知道长方形的面积和什么有关?怎么计算? 说明: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板书长×宽) 真是不得了的发现,如果我们用S表示长方形的面积,a表示长,b表示宽,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可以写成S=a×b。(板书S=a×b) 提问:那我们知道了长方形的面积如何计算后(板贴标题),长方形的一个亲戚说,同学们可不能把我给忘了呀,是谁呀?(正方形)正方形有什么特点?怎么求正方形的面积? 指出: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是特殊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长和宽统称为边长 追问:那正方形的面积就等于? 说明:边长乘边长(板书边长×边长) 引导:同学们真是会举一反三,如果还是用S表示面积,a表示正方形的边长,那我们上面的发现就可以写成什么?板书:S=a×a 回顾: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回顾一下,长方形面积公式是怎么推导出来的?正方形面积公式呢?(学生发言) 3、练习巩固 仅仅知道结论还不够,我们还要能加以应用,同学们敢接受挑战吗? 第一题与第二题口答 第三第四题学生自主计算 第五题教师引导,并呈现两种方法。 3、全课总结 提问:这节课大家有什么收获?(学生发言) 总结:我们从一开始观察面积不同的长方形,猜想长方形的面积可能与长和宽有关,为了验证猜想我们亲自动手实践,然后得出结论,知道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最终将其加以应用,解决了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真是收获满满的一节课,那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下课。 |
|
教后反思:
本课采用“猜想——验证——结论——应用”的教学思路,首先通过出示面积不同的长方形引导学生猜想“长方形的面积可能与长和宽”有关,再通过摆小正方形的活动,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验证猜想并得出结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最后让数学回归生活,解决了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我给学生提供小正方形进行动手操作,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自己发现“包含小正方形的个数=长方形的面积”,再将小正方形的个数转化为每排个数乘排数,紧接着引导学生把每排个数和长,排数和宽联系在一起,进而自己推导出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并因势利导得到了正方形的面积公式,顺其自然水到渠成。但是学生对面积的理解还不透彻,在练习阶段可以再多花点时间进行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