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教学科研>>两组活动>> >> 正文

阅读成长 认识自己——记四年级语文5月份备课组活动

发表日期:2024/5/29 14:12:28 作者:李秋锦 有366位读者读过

阅读成长 认识自己

——记四年级语文5月份备课组活动

一、主题:组内课《小英雄雨来》

本单元与优秀人物品质有关,指向阅读的语文要素是“学习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活动方案:

主题研讨: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了一次关于“指导学生快速默读课文,学会列小标题”的研讨。(40分钟)

三、活动安排

时间:2024年528

地点:集备:四年级语文办公室    

上课:四(3)班

活动对象:四年级全体语文老师

活动形式:集体备课+主备老师上课+课后备课组交流与反馈

四、活动流程

首先四年级语文备课组利用一节课的时间针对“掌握阅读长篇课文的方法”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刻的讨论,在讨论中对四年级孩子阅读长篇文章存在一定的困难,取小标题还不能一步到位,针对这些问题组内每个老师都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紧接着,四年级语文备课组结合新课标要求,认真钻研教材,由主备人邵老师先明确备课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了解课文的编排意图,在备学情、备学生、备教材的基础上确立教学重点、难点然后从本单元语文要素出发,商议具体教学措施等方面进行单元备课。在交流中,大家集思广益,分别陈述各自的见解和方案,针对主题,结合课标和教材特点,认真研究,最后整合教学智慧,达成教学共识。

C:\Users\ASUS\Documents\Tencent Files\2207996263\nt_qq\nt_data\Pic\2024-05\Ori\a63c185df5142c0a68efbac3a0cf6fd0.jpeg

然后由主备人邵老师进行上课反馈。邵老师这节课中, 从提问“你都知道历史上有哪些厉害的少年?”开始,进入课文初读,解决生字词障碍。并引导学生去发现本篇文章和以往课文有什么不同,直接引入抓住主要人物和事件,弄清每个版块的内容,然后学习列小标题。将整篇文章的内容概括清楚。在掌握整篇文章的基础上感知雨来人物形象。

C:\Users\ASUS\Documents\Tencent Files\2207996263\nt_qq\nt_data\Pic\2024-05\Ori\2fd47e43c2c26e07549031afc96b8916.jpeg

C:\Users\ASUS\Documents\Tencent Files\2207996263\nt_qq\nt_data\Pic\2024-05\Ori\8fa273ef20147e43bbea55aac4a25c5c.jpeg

C:\Users\ASUS\Documents\Tencent Files\2207996263\nt_qq\nt_data\Pic\2024-05\Ori\cf9c21fc022f707b68055c858c5bcf81.jpeg






























课后四年级全体老师在一起针对邵老师上课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大家交流备课中提到的问题有没有得到解决。

C:\Users\ASUS\Documents\Tencent Files\2207996263\nt_qq\nt_data\Pic\2024-05\Ori\8f4069da8fdfb24ad7439c5124138d3e.jpeg

通过这次研讨,四年级语文备课组在让学生“掌握阅读长文章的方法”有了基本把握。所以经讨论这节课在设定教学环节的时候,主要分为五个步骤:

一、在教学实践中运用阅读长文章的方法。引导学生运用“交流平台 ”中总结的边读边想、瞻前顾后等阅读长文章的方法,给予他们时间去理解消化。

二、教会学生列小标题《小英雄雨来》这篇课文提供了两个小标题范例,这两个范例语言简洁,是对相关内容的概括。教师要引领学生研读这两个范例,帮助学生积累列小标题的方法,并在实践中应用。还可补充使用课文中 人物的语言、关键句作为小标题,丰富小标题的形式和内涵。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本单元口语交际的训练,也是用于引导学生尝试小标题,可以让个体学习成果得到充分展示。引导学生使用学习的方法进行实践运用。

四、聚焦主要故事情节。课文内容很长,情节复杂做不到面面俱到,应合理取舍,聚焦最能体现人物性格特征的 关键实力或主要情节深入研讨,感悟雨来身上的特点与品质。

五、重视课后作业的完成与检查。完成课后作业既是对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又能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在实践运用中让学生在巩固和内化课文知识的同时,提升原有的思维品质

每一次研讨,都是对教学的一次认真思考。之后我们备课组将继续发挥组内教师的力量,使我们的集体备课更加高效、更加适用于一线课堂。

(拟稿人:李秋锦  拍照人:朱欣慧 排版人:李秋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