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校园新闻>> >> 正文

聚焦人物特点 感受童真童趣 ——记三年级语文5月份备课组活动

发表日期:2024/5/23 10:45:44 作者:蒋文娟 有304位读者读过

聚焦人物特点 感受童真童趣

     ——记三年级语文5月份备课组活动

一、主题:组内课《剃头大师

本单元围绕 “多彩童年”这一主题,编排了《童年的水墨面》《剃头大师》《肥皂泡《我不能失信》四篇课文。《童年的水墨面》以诗歌的形式,呈现了乡村儿童生活的多姿多彩、自由自在《剃头大师》折射出童年生活的纯真与有趣;《肥皂泡》写出了儿童丰富的想象和美好的憧憬;《我不能失信》讲达了宋庆龄小时候诚实守信的故事。四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呈现了多姿多彩的儿童生活,展现了童年生活的纯真和美好。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子”。学生在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学习过“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这为 “理解难懂的句子”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本单元难懂的句子,有的是句子本身的意思难以理解,有的是句子字面意思不难,但只有理解了它内在的含义,才算是真正读懂了这个句子。本单元的精读课文引导学生学习运用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等方法来理解难懂的子,略读课文引导学生自觉运用这些方法.“交流平台”对理解难懂的句子的方法进行了梳理、总结,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认识。

二、活动方案:

主题研讨: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了一次关于“聚焦人物特点 感受童真童趣”的研讨。(40分钟)

三、活动安排

时间:2024521

地点:集备:音乐(二)     

上课:三(5)

活动对象:年级全体语文老师

活动形式:集体备课+主备老师上课+课后备课组交流与反馈

四、活动流程

三年级语文备课组结合新课标要求,认真钻研教材,由主备人何老师先明确备课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了解课文的编排意图,确定教学难点,然后从指导思想、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教学措施等方面深入探讨,商议具体教学措施等方面进行单元备课。在交流中,大家集思广益,分别陈述各自的见解和方案,针对主题,结合课标和教材特点,认真研究,最后整合教学智慧,达成教学共识。

e:/新建文件夹/研讨.JPG研讨

e:/新建文件夹/记录.JPG记录

何蓉老师在扫清生字障碍,理清本课人物关系后,指导学生抓住题眼“大师”,紧扣主角和事件,梳理课文结构,理清文章逻辑关系,引导学生初步把握课文内容。继而围绕“小沙为什么称老师傅是‘害人精’呢?”这个话题展开教学,在分享中,何老师指导学生抓重点词句,运用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等多种方式理解难理解的词句的意思,培养了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创设情境,不同角色,人物对话,体会老剃头师傅给小沙剃头时的种种趣事,注重学生的内心感受,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上了一节充满“童趣”的语文课。

e:/新建文件夹/上课.JPG上课

e:/新建文件夹/听课.JPG听课

接下来何老师紧扣教学目标,让孩子们比较“我”和老师傅给小沙剃头的不同,在对比和分角色朗读中,统览全文,读后想前,感悟不同,感受人物性格特点,体会课文的幽默风趣。最后回归课题,揭示文章的中心,升华文章的主旨。同时,巧妙地把课后题融入到课文理解中,突显了教材特点,使学生体悟“在童年的百花园里,我们看到了真善美”这个单元主题。

课后,三年级语文组全体老师聚在四楼音乐教室对本堂课进行评价,周晓艳老师、陈明珠老师以及张尹老师进行了点评;接下来,教师们分别结合前置的课堂观察点各抒己见,积极讨论,踊跃发言,提出了调整建议,形成了再教设计,从不同的视角切入同一课堂;最后,在场领导从更高层面上统观全局,提出了适宜授课教师针对性的合理化建议,让老师们受益匪浅。通过教研讨论,老师们丰富了教学方法,取长补短,优化教学方式,解决了所面临的一些现实困难和问题,建立起教学理念与自身教学行为之间的联系,逐步做到知行合一。

e:/新建文件夹/研讨2.JPG研讨2

e:/新建文件夹/研讨3.JPG研讨3

高山仰止,方知才疏,三人同行,觉左右为师。在这场温暖的教研修行中,我们都是努力前行的行者,捧着初心,砥砺深耕,方能笃行致远。此次活动,给了我们搭建互动的交流平台,不仅教师在教学上充分准备,引领学生走到课堂中央,师生都有很好的学习体验,而且老师们通过不断地研讨交流,提升了自己教学技能。希望三年级语文在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继续创造辉煌!

 (拟稿人:蒋文娟  拍照人:张尹 排版人:陈明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