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教学科研>>两组活动>> >> 正文

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

发表日期:2024/4/30 13:56:57 作者:成珍 有436位读者读过

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

——暨4月份五年级道法备课组活动

一、主题: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

“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这一主题深刻反映了中华民族自近代以来不懈追求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梦想历程。它涵盖了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历经的苦难与抗争,到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建设,直至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面建设,展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壮阔史诗。

二、活动方案:

主题研讨: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了一次关于“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的研讨。(40分钟)

三、活动安排

时间:集备:2024年4月22日       上课:2024年4月26日

地点:集备:五年级办公室          上课:五年级6班

活动对象:五年级全体道法老师

活动形式:集体备课+主备老师上课+课后备课组交流与反馈

四、活动流程

五年级道德与法治备课组在主备人成珍老师的带领下,成员米栋、叶唱、汪斯雯、张金晗、陆恬齐聚一堂,共同开启了以“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为主题的集体备课活动,旨在为新单元的课程注入活力,深化学生对国家发展历程的理解与认同。

活动伊始,成珍老师概述了此次集体备课的核心目标,强调了在“双减”背景下,如何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让道德与法治课程更加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与社会责任感。随后,组员们围绕主题进行了深入的资料研读与讨论,各自分享了对“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这一主题的独特见解和教学构思。

陆恬老师提出,利用时间轴的方式,帮助学生直观梳理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事件,让历史的脉络更加清晰。叶唱老师则建议,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模拟历史小剧场,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亲身体验历史人物的抉择与担当。汪斯雯老师强 调了信息技术的融合,提议开发互动式电子课件,以增强课堂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张金晗老师分享了几个创新的课后作业设计思路,如设计“我家的百年故事”调查报告,鼓励学生探寻家族历史,感受时代变迁。米栋老师则关注于情感教育的融入,提倡通过“梦想与责任”主题演讲,引导学生思考个人梦想与国家复兴之间的联系。

经过热烈的讨论与思想碰撞,备课组共同制定了详实的教学计划,明确了各章节的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及评估策略。活动最后,成珍老师总结指出,通过本次集体备课,不仅凝聚了团队力量,更为即将开展的教学活动奠定了坚实基础,期待在新学期里,能够引领学生们在“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的旅程中,迈出坚实的一步。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教学准备的集合,更是一次教育理念的交流与升华,充分展现了五年级道德与法治备课组教师们的敬业精神与创新意识。

20240510_08464920240401_11115120240401_11115420240401_11115620240401_111201   20240401_111434

在顺利完成集体备课后,主备人成珍老师率先垂范,为五年级6班学生呈现了本单元的第一课《不甘屈辱,奋勇抗争》。此次示范课不仅是对前期集体智慧的实践检验,也是对教学方案的一次实地演练,为后续集体研讨提供了丰富的一手材料。

成珍老师巧妙融合了集体备课的成果,运用时间线和多媒体互动技术,将中国近现代史上的“虎门销烟”事件生动展现,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6a49dfa2d5feade81b6cc3a8396f9ec3   6ee1390c6833789ec703108cc71919a2

20240509_142823   20240509_142818

示范课结束后,备课组立即组织了深入的集体研讨。成珍老师首先分享了上课心得,包括教学环节的实施效果、学生反应及自我反思。组员们米栋、叶唱、汪斯雯、张金晗、陆恬积极发言,对课堂的亮点给予高度评价,同时也诚恳地提出了改进建议,如如何更好地平衡课堂讨论时间与知识点讲解的深度,以及如何进一步利用学生身边的实例加强情感共鸣等。

通过这次“教—研—教”的闭环实践,备课组成员不仅对“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这一主题的教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还共同提炼出了几条宝贵的实践经验:

  1. 情境创设:强调情境教学的重要性,利用多样化的教学资源,使历史学习更加贴近学生生活。

  2. 学生主体: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通过更多互动环节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3. 情感共鸣:注重历史教育的情感渗透,通过家族故事、身边变化等,增强学生对国家发展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此次集体备课后的示范课与研讨,不仅提升了教师团队的专业能力,更为学生打造了一场知识与情感并重的学习盛宴,为“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这一主题教学实践打开了新的视野,也为后续的教学活动提供了宝贵经验和方向。

( 拟稿人:成珍  拍照人:叶唱 排版人:成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