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教学科研>>两组活动>> >> 正文

探究“中国制造”的成就带来的影响

发表日期:2024/4/18 14:09:09 作者:李蓓 有413位读者读过

探究“中国制造”的成就带来的影响

——四年级德法备课组活动

一、活动主题:探究“中国制造”的成就带来的影响

二、活动方案

1.内容:李国庆老师执教第8课第3课时《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2.时间:2024.04.09

3.地点:四(5)班

4.人员:四年级德法教师

5.活动形式:上课+研讨

三、研讨记录

IMG_20240508_160636IMG_20240508_160639

IMG_20240508_160317IMG_20240508_160319

IMG_20240508_160301 (1)IMG_20240508_160303

四、其他过程性材料

IMG_20240508_112040IMG_20240508_112049

IMG_20240508_112059IMG_20240508_112103

IMG_20240508_112115IMG_20240508_112119

李国庆老师执教的《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一课,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这一深刻的主题,李老师搜集了大量的多媒体资料及数据,旨在充实课堂内容,帮助学生对中国制造有更丰富、直观的认识。通过观看视频,让学生走进中国制造背后的辛勤劳动者;展示“一带一路"版图,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制造实力,引起学生对本课学习的极大兴趣,也点燃了他们心中的自豪与自信。

李老师在本课时教学设计大量运用了活动化教学设计思想,把工业课上得生动活泼。如逛外国超市、中国创造交流会,观看科学家的故事,科幻画欣赏等,这些活动的开展活跃了课堂,也突破了教学重难点。

IMG_20240508_112549IMG_20240508_112603

课后,我组教师集中研讨,根据本单元主题进行总结:教材并未编写“中国工业为什么要由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 ,这就给教学带来了困惑,因为学生无法理解中国工业"由制造向创造发展"的意义;这也给教学带来了机遇,因为可以通过课程资源的开发突破教材编写的局限,而李老师做到开发性使用教材,真正实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教学理念。

      撰写人:李蓓  排版人:李蓓  拍照人:李蓓、李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