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美景,学写美景----记四年级语文4月份备课组活动
发表日期:2024/4/30 15:50:08 作者:李国庆 有510位读者读过
走进美景,学写美景
——记四年级语文4月份备课组活动
一、主题:组内课《记金华的双龙洞》
本单元与美景、奇观有关,指向阅读的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在学完《海上日出》这篇课文之后,学生能知道课文是按照早晨太阳变化的顺序来写的,并能够初步尝试按照事物变化的顺序进行写作的片段练习。《记金华的双龙洞》是一篇介绍浙江金华双龙洞的游记,按照游览顺序介绍了金华的双龙洞,文章结构清晰,既表现了金华的双龙洞的独特风景,又向学生开启了一扇探索自然美景的大门。
二、活动方案:
主题研讨: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了一次关于“走进美景,学写美景”的研讨。(40分钟)
三、活动安排
时间:2024年4月30日
地点:集备:四年级语文办公室
上课:四(1)班
活动对象:四年级全体语文老师
活动形式:集体备课+主备老师上课+课后备课组交流与反馈
四、活动流程
首先四年级语文备课组利用一节课的时间针对“学生如何才能在阅读中发现作者的写景顺序”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刻的讨论,在讨论中发现四年级孩子在找寻写景顺序时可能无从下手、找不准确具体词句,针对这些问题组内每个老师都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紧接着,四年级语文备课组结合新课标要求,认真钻研教材,由主备人李老师先明确备课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了解课文的编排意图,确定教学难点,然后从指导思想、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教学措施等方面深入探讨,商议具体教学措施等方面进行单元备课。在交流中,大家集思广益,分别陈述各自的见解和方案,针对主题,结合课标和教材特点,认真研究,最后整合教学智慧,达成教学共识。
然后由主备人李老师进行上课反馈。李老师这节课中,以‘征集春游景点’作为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也让学生根据课题提出问题,让学生尽可能地意识到去一个景点游玩,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而让学生走进文本,边读边勾画出表示游览路线的词句,并提供学习支架——学会抓住文章中表示地点的词语。有了学习支架,学生既快又准地找到了地点,梳理出了作者的游览路线,简洁有效,也在找寻的过程中,加深了方法的记忆,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学习效果非常好。
课后四年级全体老师在一起针对李老师上课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大家交流备课中提到的问题有没有得到解决。
通过这次研讨,四年级语文备课组在让学生“了解课文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有了基本把握。所以这节课经讨论在设定教学环节的时候,可以安排了以下五个板块:
一、紧扣要素,主动探究。学生对于景点和游玩并不陌生,也有着一些生活经验,所以教师可以抓住了这一契机,开始以“征集春游景点”引起学生兴趣,引出本文。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从题目开始,引导孩子们明白“游览要有顺序”,进而提出问题:作者是按照怎样的游览顺序展开介绍的?围绕核心问题,品读句子、分享,梳理出游览路线,整个学习过程当中,学生自己发问、探究、解答,积极性高,紧扣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
二、搭建学习支架,自主合作学习。本环节教师可以搭建以下两个支架,支架一,自主研读课文的方法。首先第一个支架是自主研读课文,这个方法从研读,批注,深入文本,在这一个过程中,他们就会知道怎么去学,可以用什么样的方式学,怎么样在文中去探寻答案。支架二,借助演化图来理解文本,这一环节主要是借助关键词来完成演化图的这一个过程,实现的是学生自主探究,小组交流、班级交流。这一过程可以很清楚地理清课文的游览顺序,加强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最后第三个环节是尝试练笔。
本单元是习作单元,因此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发现“写景物要按一定顺序”的基础上,出示图片,让学生进行写作片段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学生运用学过的写作方法迁移运用,从感悟语言到运用语言,让学生思维训练,经历感悟、理解、分析、创造的过程。最后作业布置,课外拓展。课后作业既是对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又能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在实践运用中让学生在巩固和内化课文知识的同时,提升原有的思维品质。之后我们备课组将继续发挥组内教师的力量,使我们的集体备课更加高效、更加适用于一线课堂。
(拟稿人:李国庆 拍照人:朱欣慧 排版人:李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