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校园新闻>> >> 正文

从儿歌中体会汉字内涵----记一年级语文12月份备课组活动

发表日期:2023/12/28 13:42:33 作者:胡益清 有513位读者读过

从儿歌中体会汉字内涵

——记一年级语文12月份备课组活动

一、主题:组内课《日月明》

   这是一篇根据会意字构字规律编排的识字课文。“日月明,田力男,小大失,小土.尘... ,通过朗朗上口的短句, 揭示了会意字的构字特点,学生在诵读中可以感受到汉字构字的有趣,进而激发起更大的识字热情。

课文节奏明快,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学生易于诵读记忆。前四句采用三字-顿的形式,揭示出会意字“合二字三字之义,以成一字之义,使人观之而自悟”的构字特点。学生在朗读中,能自然地感受到古人造字的智慧,体验识字的乐趣,从而激发识字热情。后 两句是五字句式,进一步诠释“众、 林”等字的构字含义,揭示团结就是力量的主题。

课文配有一幅图片,三个小朋友在合作植树,三人为众,暗示团结协作力量大的道理。远处的小树形象地勾勒出“多木才成林”的意境。该图片为学生读文识字、理解主题提供了凭借。

二、活动安排

时间:2023年12月27日

地点:一年级4

活动对象:一年级全体语文老师

活动形式:集体备课+主备老师上课+课后备课组交流与反馈

三、活动流程

首先一年级语文备课组利用一节课的时间针前三篇课文的掌握能力以及对反义词识字的掌握进行了讨论,在讨论中发现了一年级学生在课文学习的能力上有了一定的提升尤其是“诗歌”孩子比较感兴趣。但是与前几课不一样的是他是会意字组成的儿歌,需要学生理解什么事会意字并知道“团结力量大”,且每个人的接受能力程度也是不一样的,都存在一些注意力无法集中或者反应慢的问题

IMG_6026

紧接着,一年级备课组长胡益清老师要求大家开展集体备课时,需结合新课标与课本要求,认真钻研教材,落实语文核心素养,把握教学重难点,围绕单元语文要素,备好课。在备课组长的带领之下,一年级语文组教师先明确备课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了解课文的编排意图,确定教学难点,然后从指导思想、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教学措施等方面深入探讨,商议具体教学措施等方面进行单元备课。在交流中,大家集思广益,分别陈述各自的见解和方案,针对主题,结合课标和教材特点,认真研究,最后整合教学智慧,达成教学共识。

IMG_6057

IMG_6062

然后由主备人张婉苏老师进行上课反馈。张老师从在导入时,先出示“日”“月”的图画,并伴随发光的效果,使学生们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了过来,让他们直观地感受到这两物会发亮发光,带给大地光明,然后顺势让学生说一说他们的特点。有了前面的图片感知,学生一下子就能说出。而后,出示“明”这个字,学生也马上能将他们的发现表达出来,他们有的说“明”是由“日”和“月”组成的;有的说“日”很亮,“月”也很亮,“明”就更亮了。顺势告诉孩子们,这样的字就称为会意字。因为有了前面对“明”字的感知作铺垫,孩子们对“会意字”的理解有了共同的起点,理解起来应该也不至于那么抽象。这样,相比一上课就跟孩子们说,“今天要学习会意字”的方式更加自然。教学生字时,直接出示生字,再说说意思,其实就是引导学生从字的构成上感知字义,如果没有前面游戏环节作铺垫,学生也许不会主动去观察字的构成。这样,游戏环节的设置也就起到了作用,成为了“扶”和“放”的过渡桥梁,而且学生识字的自主能动性也能体现得更加明显。

课后一年级全体老师在一起针对张老师上课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大家交流在集体备课中提到的问题有没有得到解决。

                        拟稿人:胡益清  拍照人:刘慧  排版人:胡益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