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活动:以五下第八单元《手指》为例
发表日期:2023/5/29 8:52:49 作者:傅贵 有4323位读者读过
南京市觅秀街小学五年级语文备课5月份活动2
(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
风趣和幽默
——以五下第八单元《手指》为例集体备课活动方案
一、集体备课主题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手指》。
二、集体备课时间和地点
2023年5月16日,五年级语文办公室。
三、集体备课的主要内容
1.确定本单元的教学框架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如何突破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2. 确定《手指》的三维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3.针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制定本节课的课堂巩固训练。
四、集体备课的具体要求
1.每位教师自由发言,并在集体备课之前做好相关准备。
2.每位老师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探讨文章。
3.统一教学目的,统一教学重点、难点,课时分配和进度以及作业布置随各班级灵活变化。
4.语文教师均需参加备课组活动。
五、集体备课的实施程序
1、集体备课活动由备课组长具体主持和实施。
2、集体备课的基本程序是:主备人备课→集体备课→主备人修改→审核→上课→教学反馈。
3、年级每位教师要积极参与集体备课活动,各抒己见,充分讨论,统一认识,同时提出改进教学方法的建议和有哪些好的教学方法。活动结束后,备课组长要认真做好活动记录,以备学校领导及教务处检查。
5、信息反馈。下一次集中时,把根据备课提纲实施时反映出来的问题提出来,供以后借鉴。
六、活动总结
活动后及时反思总结,整理。
《手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拇、弦”等13个生字,会写“拇、搔”等15个字,会写“拇指、接触”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划分段落。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出示谜语,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课题。
导语:同学们,我们先来猜一个简单又有趣的谜语: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学生猜后,教师出示手的图片。)我们都有一双灵巧的手,每只手上又都有五根手指,这五根手指我们时时看到,常常用到,却很少有人去仔细观察它们。丰子恺先生就仔细研究过它们,并且把它们想象成具有不同姿态、不同性格的人,还向我们阐明了一个人生哲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篇趣味盎然的文章。
2.板书课题,提出疑问。(板书:手指)
思考:丰子恺笔下的手指具有什么特点?他运用了什么方法写司空见惯的手指?这篇文章蕴含了什么道理?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介绍作者的相关知识。
丰子恺(1898—1975) 我国漫画家、作家、翻译家、音乐和美术教育家。浙江桐乡人。早年师从李叔同学习音乐和绘画。1921年去日本学习绘画和音乐,回国后从事美术和音乐教学。丰子恺的文学创作以散文为主,善于选取熟悉的生活题材,用质朴的文字表达自己的感受。其主要作品有散文集《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子恺近代散文集》等,另外还著有画集《子恺漫画》《绘画鲁迅小说》等。
2.教师出示学习要求,指名分别扮演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及叙述者来朗读课文。
①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②边听朗读边将生字、新词做上记号。
③同学扮演手指朗读后,小组内自学生字,交流学习生字的方法。
④运用联系上下文推断或查字典、词典的方法学习词语,做好笔
记,举例运用。
⑤把好句、不理解的句子做上记号,小组内探讨交流。
3.教师检测学生对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
(1)出示带拼音的字词卡片,指名认读。教师纠正读错的字音,学生识记生字。
附
◆需注意的字音:“痒”“仓”“憎”等是后鼻音的字;
◆需注意的字形:“搔”的右上部是“叉”,不要写成“又”;“仓”的下部是“”,不要写成“巳”。
◆形近字示例:
纽(纽扣)——扭(扭动)——钮(电钮)
憎(憎恨)——赠(赠送)——增(增加)
(2)理解重点词语。
[姿态] ①姿势;样儿。②态度;气度。
[屏障] 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
[窈窕] (女子)文静而美好;(妆饰、仪容)美好。
[秽物] 肮脏的东西。
[堂皇] 形容气势宏大。文中形容中指的相貌很有气势。
[扶衬] 扶助,衬托。
[养尊处优] 指生活在优裕的环境中。文中形容中指处在众手指簇拥下的优裕环境。
[附庸] 泛指依附于其他事物而存在的事物。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遇到工作时只能依附其他几根手指。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鼓励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在较短的时间内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1)找出文章的总起句和总结句。
总起句: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总结句: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一致团结,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2)试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明确:这篇课文通过写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以及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
2.小组合作,给课文划分层次,归纳大意。
◆结构梳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开门见山,指出每个人都有十根手指,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具体描写五根手指的姿态、作用和性格。
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总结全文,并阐明了一个道理,即人群的全体就如同五根手指,团结在一起才有力量。
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1.教师总结本课时的教学内容。
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新词,划分了层次并归纳了段落大意,对课文的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作者是怎么具体描写五根手指的?各根手指有什么特点?通过写手指,作者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这是下节课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2.交流收获,拓展学习。
(1)自由交流并积累学习方法。
(2)摘抄、积累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五、作业设计,巩固提升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活动报道
2023年5月16日星期二的上午,五年级语文组进行了有关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风趣和幽默”的集体备课活动。本次集体备课全体五年级语文组老师都全程参与,由组长傅贵老师主持、李国庆老师为主备人,确定本单元的教学框架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如何突破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确定由李国庆老师开展组内公开课,明确《手指》的三维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每位教师自由发言,并在集体备课之前做好相关资料准备,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探讨文章。本次集体备课将统一教学目的,统一教学重点、难点,课时分配和进度以及作业布置随各班级灵活变化。
星期四上午李国庆老师在五1班进行了《手指》组内展示课,课上李老师通过精心设计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将各个手指的优缺点找出并分析,特别是李老师积极引导,及时肯定的评价,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活跃的氛围中既习得了知识,提升语文能力,又享受了学习的乐趣!
课后,李老师针对课堂上的不足之处进行了反思,并分享了自己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组内其他老师也纷纷提出自己的宝贵建议,对于本单元的教学每位老师都在本次活动中有所收获!
(拟稿人:傅贵 拍摄人:段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