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教学科研>>教学管理>> >> 正文

送教促发展 交流共成长——区数学学科带头人送教觅秀街小学

发表日期:2023/5/8 8:41:04 作者:李群群 有1026位读者读过

送教促发展  交流共成长

——区数学学科带头人送教觅秀街小学

告别小长假,迎来青年节,和风细雨,润物无声。2023年5月4日,百家湖小学数学老师在我校录播教室开展了一次送教活动。

活动开始,首先由百家湖小学数学教师王燕老师执教《加法数量关系》,王老师通过设计具体情境,让学生自己分析题目中的条件。然后从同学们提出的各种加法问题出发,引导学生尝试用圈一圈需要条件的方式,尝试自己解决问题。

Macintosh HD:Users:liqunqun000:Desktop:IMG_20230504_135449_edit_99428923052226.jpg

教学过程中通过反复对比交流,使学生发现:不管解决怎样的加法问题,都可以利用“总量=分量+分量”这个数学模型进行解决。从而建立了加法模型,提高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和模型意识,也为后续的乘法数量关系学习奠定了基础。

活动第二部分,由百家湖小学数学教师王丽老师执教《确定位置》,王老师通过具体情景让学生尝试说明一个同学的位置,引发表述冲突,从而突出数学语言和符号的一致性,明确列与行的方向性的重要。通过对比发现列相同的表述中都有必要的数字4,行相同的位置都有必要的数字3,引出数字4,3.进而讲解:数对的用法(4,3)。

Macintosh HD:Users:liqunqun000:Desktop:71db4e2f7fcc7271.jpg

通过学生的数学观察发现数学表述的必要性,一致性,启发学生的数学语言,描述数对的读写和含义。最后通过对比数对(4,3)和(3,4)进一步启发学生数学思维,学会总结反思,提升概念的理解和概括能力。

Macintosh HD:Users:liqunqun000:Desktop:qxlarge-dsc-8CE47B8E5AEC7A78F67D21E84C734AF6(1).jpg

紧接着第三部分,杨卿誉老师对以上两位老师的课堂展示做了详细回顾点评。再一次强调新课标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第一节课实现了对加法模型的建构,通过问题解决引导孩子主动发现解决过程的一致性,进而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示这种一致性,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形成生成性发展性的评价方案,进而让学生体会数学的表达之美——简洁性,实现模型的建构。并能启发学生用这个模型轻松的解决实际问题,多层次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模型意识。第二节课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启发了学生对数与形的思考,体现了新课标中对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抽象能力的培养。两节课的效果可圈可点,充分体现了老师设计的用心,展现了教师的综合素养和学生的默契配合。

Macintosh HD:Users:liqunqun000:Desktop:IMG_20230504_151559_edit_99395706220520.jpg

第四部分,由王霆老师作了《大单元作业设计》的报告,王老师从“三个一致的单元作业设计”、“立足于数学建模的课时作业设计”、“三个维度的分层作业”“一个小研究引发的创新型作业设计”四个方面介绍了作业编制编写的详细过程,强调作业的针对性和层次性,发展数学核心素养。为了进一步落实“双减”政策,提质增效,因而有必要加强作业设计研究。命题设计是每位教师必备的一项专业技能,为进一步引导教师研读与把握课标、研究教材、关注学情,落实核心素养,提升教师命题设计的水平提供了一个参考方案。

活动最后,由我校教学主任丁主任对本次送教活动进行总结,充分肯定了这次送教活动的精彩纷呈,并表达了我校对百小学带老师们热心付出的诚挚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