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教学科研>>教学管理>> >> 正文

南京市觅秀街小学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发表日期:2022/2/17 20:19:11 作者:丁鹏 有1036位读者读过

南京市觅秀街小学教学工作计划

               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以南京市、江宁区教育局“十四五”教育规划为指南,全面贯彻落实双减工作的要求以及省市教育工作会议和江宁区教育局有关会议精神,以课程实施和教学质量提升为重点,紧紧围绕建设高效课堂,以规范化办学为基础,以精细化管理为手段,以制度化建设和人文关怀并举促进学校和谐、可持续发展,积极推进学校现代化建设,努力打造一支素质过硬、有责任担当的教师队伍,努力实现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努力实现教师幸福工作,学生快乐学习。

二、工作目标:
    1、继续严格教学管理,使管理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努力提高学校的教学管理水平。定期开展教学五认真检查,加强随机教学视导和巡课力度,规范教师教学行为,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

 2、强化教师师德建设,提高管理效益和工作效率,提升学校办学品质。
   3、继续坚持课堂教学改革,教务处联合德育处等通过有效培训与学习,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课改意识。结合学校“家文化”的校园文化主题,积极思考学科课程开发,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底蕴和内涵。

4、坚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师资培训力度,稳固提升教学水平。利用青年发展班“千分考核”计划,提升教师自我发展的内驱力;开展“三人行”师徒结对,强化不同年龄层次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意识。积极与教研室、兄弟学校联系,开展不同级别与形式的教研活动,让更多的教师得到锻炼、展示与学习的机会。

5、围绕一定的教研和备课主题,加强教研组建设和各学科备课组活动,使活动开展丰富有效,教师参与积极性提高。深入思考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举措,努力形成学校的顶层设计方案,力争教育教学质量稳步上升。

6、建立学校教师的人才储备库,督促教师收集整理工作以来所获得的各级各项荣誉,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充分发挥新一届“特带优”教师的岗位考评工作,促进学校的区优青和区学带等骨干教师队伍的榜样示范带头作用,夯实学校师资基础,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7、加强学生阅读、班级阅读的推进,通过阅读社团的组织和活动,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阅读水平的提高。

8深入拓打造智慧校园建设平台,做好教学管理、教学资源建设、教学教研有效应用等工作。

9、积极与教育局配合,做好新学期开学后其他完善准备工作。

三、工作举措:

新学期,我校教学工作紧紧围绕区教育局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和要求,积极探索制定和利用标准来引领和改进我们的教学教研行为,加强教学实践,加强质量监控和管理,服务教师,努力促进教研工作、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一)加大校本研修力度,强化教师队伍建设

1、加强教师师德建设,严禁体罚与变相体罚学生,通过学习,努力建设一支“爱岗敬业、乐教爱生”的师资队伍。

2、继续开展“青年教师发展班”活动,制定完善青年教师发展班活动方案,完善青年发展班“千分登山计划”,形成你追我赶的精进氛围,建立“青年教师成长档案”。同时学校还将开展好每两周一次的青年教师发展班活动,活动以“读书交流”、“主题沙龙研讨”、“教育教学专题讲座”等丰富的形式呈现,努力提高活动实效,让教师们从活动切实获益,提高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和有效性,提升专业素养。

3、进一步加强校本研修和对外合作与交流,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等形式增强培训针对性与实效性,使教师接触更多优秀的教师,给予自己启发,促进自我提升,让教师教育更具可持续力。同时还积极与南京市东山小学、教研室和其他兄弟学校的联系,开展不同级别与形式的教研活动,让更多的教师得到锻炼、展示与学习的机会。

4、继续加强新教师的培训,努力使教师尽快适应新环境,着力使每一位教师都能运用现代教育理念审视自身教学实践,反思教学行为,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提高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同时抓实课堂,通过教研课、示范课,抓好典型、以点带面,促使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5、组织教师继续认真学习各级各类的教学工作指导性文件,在课程标准的引领下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并对照标准进行有效的反思。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全校教师的专业成长。加强教学视导,突出问题导向,将集体视导和学科专项视导相结合,扩大教学视导的覆盖面,进一步提高教学视导的针对性、实效性,助推学校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6、成立“青年教师志愿者”队伍,与社区共同制定好志愿者服务活动方案,开展好义务服务工作,为社区、为家长、为学生贡献力量。

(二)运用评价奖励机制,助力课堂教学改革

1、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各学科教师要结合个人课题研究和论文撰写,诊断当下自身教学存在的问题,以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为目标,努力思考改变途径和方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实现教学质量提升。

2、继续开展“以评促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力”为主题的课堂教学改革研究,探究我校学生学情、校情,将我校对学生的评价奖励机制更好地融于课堂教学中,帮助教师形成有效的、符合本校实际的特色课堂教学改革范式。

3、教师个人结合自身教育教学实践,努力探索符合学情、适合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鼓励教师组织学生参加好学校各项活动、比赛的同时,在班级内自主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科活动,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

(三)加强教学精细化管理,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1、教务工作:(1)做好日常教学用具、用书的管理及征订工作,尽可能地保证教师的教学需求;(2)做好各种与教导处相关的资料上报工作;

2、加强教学工作检查,加强对教学全过程的监控,做到强化平时,重视教师五认真过程管理。加强教师的业务学习、交流研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要求做到“个人备课具体化、课堂教学艺术化、课外作业规范化”。(1)严格巡课制度,督促教师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切实上好每一节课,发现问题,及时指出。(2)严格备课管理。切实提高备课质量。实行集体备课,教导处要认真做好每月一次的教学检查工作。(3)严格上课管理。提倡认真钻研教材,打造具有个人特色的“高效课堂”,从学生角度设计出高效、自主的学习活动,保证精讲训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构建高效课堂要确保这四点:明确目标;提高效率;注重方法;课堂效果。(4)严格作业管理。对于作业设计、批改,每位教师要认真对待,力求规范、科学、客观、有效,作业批改严格执行有关规定。

(四)立足教学实践,将学生养成教育融于课堂

1、在课堂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听懂老师的指令。抓好组织纪律,为课堂教学提供有力保障。不断总结经验,使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来,能按老师的要求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抓好诵读和写字教育。教导处将组织有关人员制定方案,并组织实施。同时还要关注学生学习差异,做好学困生的辅导与转化工作。要求广大教师要关注学困生,耐心对学困生进行辅导与转化工作,提高学困生的学习能力。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教师要坚持个别辅导,采取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使得每一个学生得到发展。

2、加强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形成家校共育的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3、丰富课内外活动,本学期着力加强英语短剧社团、珠心算社团、生活与数学社团,既锻炼学习能力,也提升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内外活动的主动性,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南京市觅秀街小学

 

                                                                                           2022.2.16

 

 

 

 

 

 

 

 

 

 

 

 

 

附具体活动安排:

时间

重点工作

1.安排落实开学视导及“五认真”工作检查;

2.安排完善好本学期的课后延时服务工作;

3.各教研组长参加区教研组会议并做好回校传达;

4.制定教研组、备课组两组计划,召开两组工作会议,编制并上报学校上半年校本研修活动安排表;

5.积极参加片、区小学语文“春华杯”、数学“领航杯”、英语教师基本功大赛、科学教师基本功比赛、道德与法治优质课评比、音乐教师基本功竞赛、2018届体育教师教学技能大赛、美术优质课评比、综合实践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信息技术教师算法设计解题能力竞赛,做好提前谋划,统筹协调;

6.加强作业管理和研究,开展好作业研讨活动,做好作业公示的常态化工作;

7.积极申报区“菜单讲座”并积极联系菜单讲座;

8.修订学校教学质量提升方案,进一步有效推进课改;

 

1.安排落实第二次行政跟科视导;

2.做好小学信息技术区级活动的承办工作;

3.青年教师发展班开展培训交流活动,与校本研修活动相结合;

2、4.继续开展好教研组、备课组两组活动;

5.组织教师参加道德与法治的片区级优质课评比;

6.开展“五认真”工作专项检查。

1.开展第三次行政跟科视导;

2.继续开展教研组和备课组活动,可与跟科视导相结合;

3.继续开展青年教师发展班和二次培训等校本研修活动;

4.做好小学体育市级活动的承办工作;

5.组织教师参加小学英语教师基本功比赛活动;

6.开展“五认真”工作专项检查。

 

1.结合教研主题,各学科继续开展校内教研活动;

2.开展第四次行政跟科视导;

3.开展“五认真”工作月查;

4.组织教师参加“领航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竞赛活动;

5.继续开展青年教师发展班活动。

1.结合教研主题,各学科继续开展校内教研活动;

2.做好小学语文区级活动的承办工作;

3.教研组工作总结、评比;

4.制定好期末复习计划,组织好期末复习工作;

5.按区要求,组织好期末考试,开展期末质量分析;

 

6.开展学期工作总结和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7.期末五认真检查,教学质量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