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德育天地>>德育活动>>计划总结>> >> 正文

南京市觅秀街小学2021-2022年第二学期德育工作计划

发表日期:2022/2/15 10:47:51 作者:王芳 有1096位读者读过

南京市觅秀街小学

2021-2022第二学期德育工作计划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国教育大会和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精神,引导和激励全区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最美的姿态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2022南京市觅秀街小学德育工作将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推进《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创新德育工作理念和实施路径,全面构建学段贯通、五育融合的德育发展体系,为全面推进江宁教育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

一、提升德育内涵,构建一体化育人体系

1.实施学科德育领航计划。加强德智融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落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精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遴选推广小学学科德育典型案例。加强学科德育建设,拓展学科育人研究的宽度和深度,切实发挥学科课堂育人主渠道的作用开展学科德育典型案例评选。

2.实施文明校园全覆盖建设。深化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工作,全力构建文明创建工作常态长效机制。以《江苏省文明校园测评细则》为标准,为创建南京市文明校园做好准备将创建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做好思想道德、领导班子、教师队伍、校园文化、优美环境、活动阵地等建设,完善工作台账,形成全共创文明校园的工作格局。

二、夯实阵地建设,构建一体化活动体系

1.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落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相结合,贯穿于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全过程,引导未成年人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

2.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校园文化提升为契机,着力构建“一校一品牌”的学校文化格局。开展各类传统节日、文化等进校园活动,抓好优秀传统文化与日常行为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等相结合;利用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广泛开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教育活动和“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

3.完善中小学主题活动教育。深入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新时代好少年评选与学习宣传活动、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活动。将月主题活动与抗战胜利纪念日、国家公祭日、烈士纪念日等主题教育与理想信念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时代精神教育、诚信教育、感恩教育有机融合,完善“大主题”的工作格局。

4.继续推进家文化背景下的节日课程。以学校德育顶层家文化建设为契机,继续推进节日课程的建设,充分调动名班主任工作室的积极性,力争本学期内完成节日课程的编写。

5.完善落实修身班会课程。期初,制订班会课程实施计划表,由各班级班主任老师填写具体实施时间,德育处开展好实时督查,做到备好、上好每一节班会课。

6.开展线上线下结合的仪式教育。开展“开学第一课”等主题活动,强化红色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好清明“网上祭英烈”和“开学第一课”等线上线下道德实践活动。开展好入队、入学仪式、成长仪式等有特殊意义的仪式活动。

三、健全协同机制,构建一体化支持体系

1.建强德育核心骨干团队。细化落实《江宁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的实施办法》,健全各项工作制度,促进班主任专业成长。积极参加江宁区第九届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宣传推广带班育人典型事迹和先进经验。充分依托名班主任工作室、班主任基本功大赛、班主任培训项目等载体,聚焦带班育人能力建设,探索分层培训、阶梯培养等有效举措。

2.健全心理健康工作长效机制。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夯实心育载体,落实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加强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排查、预警和疏导,做好疫情常态化心理防护和家庭教育指导。开展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心理团辅等服务活动,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精品课程资源库建设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常态化、有成效。

3.构建“家校社”教育共同体。完善“家校社”德育大联盟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家庭、学校、和社会德育工作制度。明确家长主体责任,加强家校共育。发挥学校指导作用,加强家校沟通,形成家访工作长效机制。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开发“线上线下”家庭教育课程,打造系统化的家校合作共育新模式。